听力残疾大学生语音意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听力残疾大学生语音意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音节意识 亚音节意识 听力残疾大学生 实验研究
【摘要】:研究以图片为实验材料,通过同音判断任务探讨听力残疾大学生的音节意识和亚音节意识。研究发现,听力残疾大学生音节意识高分组被试与健听大学生表现出相同的音节加工特征,而听力残疾大学生音节意识低分组被试在音节加工中更易受字形信息的干扰,在字形相似时倾向于做音同反应,在字形相异时倾向于做音异反应。部分听力残疾大学生的亚音节意识达到健听大学生水平,但声调意识整体相对偏低。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 音节意识 亚音节意识 听力残疾大学生 实验研究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言语片段进行心理操作的能力[1-3],也被称为语音敏感性[4-5],同时,语音意识还可以反映出个体语音表征的质量和完备性[6]。语音意识研究所涉及的言语片段包括了音节(syllable)、首/尾音(onsetsand rimes)和音位(phoneme)。而针对言语片段的心理操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岢;听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刘永萍;;听力残疾儿童语言沟通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江西的案例[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3 纳新;黔桂贫困地区听力残疾儿童普校就读情况调查报告[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4年04期
4 昝飞,汤盛钦;听力残疾儿童的语音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1期
5 沈燕飞;;听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发现与诊断[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11期
6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7 刘丽;;听力残疾儿童家庭生态环境因素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徐翠锋;;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存在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9 许巧仙;;从恋爱状况看听力残疾大学生的社会融合[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咎飞,,汤盛钦,沈巧珠,朱启华;十八例听力残疾儿童言语语音特点分析[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惠英;;东莞市1000例听力残疾评级数据分析[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斌;许珉;康全清;;陕西省听力残疾抽样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3 郭在祥;;论听力残疾幼儿可持续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刘福泉;;听力残疾儿童的交往手段[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丁;;听力残疾学生的社交障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吴艳华;;听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心理素质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渔歌子;;听力残疾学生的刺猬心态及其教育与诱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郭在祥;;听力残疾幼儿体育活动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伟;我国首个听力行业协会在京成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2 吴倪娜 蒋廷玉;耳聋和听力残疾已成为“现代文明病”[N];新华日报;2006年
3 本报通讯员 吴倪娜 本报记者 蒋廷玉;全省7岁以下听力残疾患儿2万多[N];新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熊昌彪;听力残疾应尽早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艳红;关注听损患儿的助听需求[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记者 项铮;专家倡议3月3日为世界爱耳日[N];科技日报;2007年
7 何建昆;首届中国听力事业高峰论坛及专家委员会举行[N];科技日报;2008年
8 见习记者 胥爱珍邋通讯员 张岩;省启聪专家来我市[N];德州日报;2008年
9 本版编辑 一鸣 刘鸿军;聋子行医被叫停 基层医生如是说[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邱红杰 李谦锋 贺占军 单纯刚 刘卫宏 王娅妮;聋儿患病人数居五大残疾之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野;我国听力残疾人口康复服务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2 林琳;新疆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白旭晶;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柯沫夫;论听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语言学基础及其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5 韩媛媛;苏中地区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顾颖颖;5-6岁听力残疾儿童与健听儿童绘画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2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2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