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成效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18:10

  本文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成效对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学生 三语习得 对策


【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而民族学生较强的外语学习需求和较好的语言感知力值得学者欣然为其多维度解决对策深入探究,以期对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新疆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与对策研究”[10XJJC740001]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7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国内有关三语习得的研究尚不多见,对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缺失”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疆三语教学和多语现象日趋普遍,亟需针对区域语言现状进行有效的实证对策研究,并体现多元文化的高度融合———使得学习者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健;王慧;;国内外民族地区三语教育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2 马桦;;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刘承宇;谢翠平;;外语专业学生第二外语学习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4 吴安萍;;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萍;;中专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措施[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姜力维;;浅析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习得的影响因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3 袁庆玲;;三语习得国内外研究综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李佳;;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懋琼;油小丽;;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归因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04期

6 张洪英;霍涌泉;商存慧;;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民族教育改革创新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7 徐世昌;曹艳春;;少数民族大学生L2(汉语)水平对L3(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8期

8 陈文江;;也谈普遍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9 赵东平;;探析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杨柳;赵红军;;过渡语视阈下文化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惠萍;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明子;心理语言距离对维族大学生英语语音感知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莉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钊;跨国主义视角下的广西东盟留学生[D];暨南大学;2012年

4 张春梅;蒙古族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其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颖;中国学生法语学习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丹妮;多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问题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孙荷芊;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的多因素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轩;;三语习得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J.Cenoz;B.Hufeisen;U.Jessner;刘承宇;谢翠平;;《第三语言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3 倪胜利;张诗亚;;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J];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06期

4 徐佳音;;澳洲纽卡索大学的学习支持模式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刘启艳;当代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6 乌力吉;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纵横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7 张东秀;;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8 田有兰;刘明;原一川;;英语学习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语用迁移的对比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杨彩梅,宁春岩;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包满都拉;;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的共同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雪莲;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发展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杜洪波;“藏—汉—英”三语环境下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机制分析[D];西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浩波;深化民族教育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的民族创新人才——“三语”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总结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丰溪生;读书三语[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0年03期

3 郭天翔,孟根其其格,唐苏格;对内蒙古自治区“双语”、“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4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王改霞;;实施“三语”教学 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04期

6 盖兴之,高慧宜;浅论三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敖木巴斯尔;三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的理论构思与实践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李斗石;大力加强双语教学 努力培养双语兼通人才[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2期

9 周庆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内蒙古双语教学计划[J];中国教师;2004年07期

10 吴长海;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J];内蒙古教育;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占杰;翁旗教育局加大民族教育工作力度[N];赤峰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占杰邋通讯员 林术虎;翁旗民族教育工作成绩斐然[N];赤峰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巴达尔湖;民族教育之树在兴安大地茁壮成长[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世甫;逐梦,在同一起跑线上[N];通辽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平;港式“虎爸虎妈”的苦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王风云;乌兰察布市民族教育中心教研组在我市考察[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梁震英;中旗多措并举发展民族教育[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郭星;5000万助推民族教育发展[N];辽宁日报;2010年

9 王峰;伊旗不断促进民族教育协调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宁;藏族学生三语习得过程中句法负迁移现象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2 张松柏;听觉损伤对中国聋人英语学习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9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