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轨道维修工的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关键词:面向轨道维修工的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方法
【摘要】: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是轨道交通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准确的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评价有利于轨道交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维修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维修事故。针对人员技能评价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普遍应用于管理类的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评价,而针对轨道交通维修工职业技能的评价涉及很少。虽然,一般的人员技能评价方法适用于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水平的评价,但是没有考虑到轨道维修工自身的具体特点,无法有效评价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水平的真实情况。因此,本文在传统人员技能素质评价的方法上,从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权重确定等多个环节上入手,进行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综合评价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构建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结合轨道维修工的工作特点,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利用混合树型评价结构将综合评价体系分为静态和动态评价体系,并分别确定各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 2.静态评价。研究基于混合权重的模糊物元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主要评价轨道维修工的综合素质。在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基础上引入混合权重的概念来确定静态评价复合模糊物元,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来确定,混合权值的确定充分集合到了主观、客观的因素,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3.动态评价。通过引入不同维修时期的相关因素的变化量Δ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传统评价中指标权值一成不变的不足。其次,研究基于评价结果变化影响的评价值改进,利用双激励控制线方法,分别确定正、负方向改进点和改进量,引入正负改进因子对轨道维修工各时刻的评价值进行动态改进。通过相邻时刻评价值变化的影响来改进评价值,体现了动态评价的特点。 4.综合评价。在静态、动态评价结果基础上对轨道维修工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评价。讨论了两种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步骤,引入静态、动态结果重要性比值λ,λ体现评价者对于静态、动态评价结果不同的侧重程度,使得综合评价方法更加多样、灵活。 最后,将综合评价结果与传统层次分析法结果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综合评价结果与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的实际水平。同时,相比传统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多样性、评价结果分析灵活性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灵活的对轨道维修工职业技能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75;U2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标,龚兆仁,郑晓薇;线性综合评价函数的充要条件及权系数的确定[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2 边旭,田厚平,郭亚军;具有激励特征的供应商动态评价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5期
3 郭亚军,潘建民,曹仲秋;由时序立体数据表支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高峰;周科平;胡建华;;采场稳定性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5 李小宁,徐智勇,张涯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权值因子确定[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1期
6 高艳侠,贺允东;铁路电务维修工作量指标体系的研究[J];铁道学报;1996年03期
7 陈兵;樊玉光;周三平;;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气管道内腐蚀评价方法[J];石油机械;2006年09期
8 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03期
9 王雪荣;;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动态综合效绩评价实用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庄万玉;凌丹;赵瑾;闫贵佳;;关于敏捷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尚云;我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和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承功;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9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