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7 12:16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全日

·2010年外国语学院教师专著与论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11年迎新

·感恩楼管——记我院青年志愿者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

·关于2011年全国职称外语等级统

· 2016年秋季福建师大附小一年级

·外国语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第

·外国语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

·关于转发选派2016年度访问学者

·福建省高教自学考试2016年实践

·外国语学院2016年研究生导师招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版要目

·外国语学院资料室馆藏书籍、期

·南京大学CSSCI(2014~2015)来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导航 > 学术论坛 浏览正文


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

【字体:】【日期:2004年10月21日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点击数:】  【关 闭】

  【摘 要】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当前成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质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成人学习体现出以下特性:成人学习是功利性为基础的学习;成人学习者表现出明确的自我导向意识;成人学习者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体自我经验的整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依据个人判断体现不同的个性特征;成人学习者注重成员之间的合作、交往和评价。

  【关键词】 成人学习者;学习特性;质的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的基本动机与策略,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力图真实反映远程教育形态下成人学习者的实际状况,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

  随着教育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在钻研“教”的同时,逐渐意识到“学”的重要性。由此,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论”逐渐引入到教学的实验中。在成人教育研究领域同样出现了这种趋势。国际成人教育研究中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理论:1、诺尔斯[1](美国,Malcolm Knowles)对成人学习提出了五个假设,例如成人是自我导向的;成人的经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人学习是问题导向的等等。2、弗雷勒[2] (巴西,Paulo Freire)认为成人学习是对话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反思实践的结果,其中“对话”是关键因素。3、梅次罗[3] (Mezirow,J.) 则提出“意义洞察”的观点,强调个体文化和社会体验是影响成人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此外,罗杰斯[4] (Rogers,C.)提出了自由学习的原则,认为人人皆有学习的潜力,学习需要自由的学习环境,这种理论对成人学习特点的分析也很有启示。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成人学习的特点。但就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实际而言,关于“成人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的研究仍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国内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报告较少,主要以量表调查数据为研究支撑。在成人学习动机方面,江苏电大研究所黎蓉和张炳华进行了调查研究[5],其结论为“大多数参与开放学习的学员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上述结论固然能从整体上反映当前成人学习者的一些基本状态,但涉及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成人学习的动机大多是源于“功利”,但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其学习策略取向是多样的,呈现不同的个性特征。面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师,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认识到成人学习功利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学习动机的不断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习效果的差异。

  学习策略则是课题研究的另一项内容。“学习”应该能够改变成人的工作与生活,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成人自身的认知领域,尤其是“认知策略”的改变,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迎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终身教育应该“学会学习”的目标。撇开知识和技能层面,通过学习,成人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勾画类似的策略选择模型。

  学习论方面的研究著作较多,本研究以加涅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6]以及皮连生所著《智育心理学》[7]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加涅认为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以“言语信息”为例,成人已具备了言语交流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这种技能是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会引发其他的变化?至于“认知策略”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虽然加涅的研究主要以儿童为主要对象,但其中许多成果将为我们的成人学习研究提供指引。

  研究方法则以陈向明所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8]第五章至第十章的内容为指导。杨朝晖撰写的《不该发生的故事——对首都某高校四名作弊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9]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案例。杨朝晖尝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作弊的心理,文章分为“选题设计”、“抽样”、“进入现场”、“伦理道德”、“访谈”、“研究效度”、“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初步结论”等七个问题,作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值得本次研究活动借鉴。

  二、研究活动的设计思路

  1. 研究取向

  本次研究活动将尝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成人学习动机和策略进行分析。“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有所区别,它大多选用访谈,而不是问卷调查。此外,“质的研究方法”的抽样大多是特定的,研究者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在活动中不断理清目标和研究思路,结论大多以归纳演绎为主。这就决定了本次研究的方式、方法与传统的“量的研究”有区别。

  2. 研究抽样与现场

  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江苏电大开放教育2002年秋教育管理本科班的学员为主,选取部分2003年秋季招生的新生进行对照。研究者曾担任该班多门课程的教学,对学员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两年的学习也拉近了研究者与学员的关系,更适合营造“亦师亦友”的气氛。我们认为影响本次调查活动的关键在于被研究者是否乐于分析个人的学习活动,以及是否具备反省个人学习策略的能力。教育专业的学员相比其他学生应该更加有利。新生中抽取两名学员,一名学员在第一学年选择了八门课程,另一名学员已近50岁,学习态度极为认真,她的学习动机与策略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在研究准备阶段,课题组向成人学习者说明本次研究的主题,首批访谈10名学员,根据资料情况,再将重点集中到5名学员进行二次访谈,这些被访问者应该具有乐于交流、语言能力丰富、善于思辨的特点。

  三、研究计划的实施

  2004年1月,依据研究计划,课题组与拟访谈对象进行联系,恰逢各中小学期末考试,于是将访谈时间改在寒假进行,访谈地点确定在江苏电大研究所办公室(假期便于录音)。为方便访谈对象,调查抽样集中在南京市鼓楼区。1月13~20日,课题组先后访谈了10名学员,随后根据访谈录音进行文字稿本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将根据研究结果安排后续研究计划。

  1. 研究目标、内容的修订

  初步拟订研究计划后,就其中的理论假设,课题组请教了教育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专家指出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人学习者很难正确把握“学习策略”的具体内涵。据此,课题组将研究内容改为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构成,而在实际调查活动中,这些问题逐步清晰起来。例如研究计划最初设计的问题“你认为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随后演变为“你认为影响你学习效果最大的因素是什么,例如阅读能力、记忆能力,还是其他?”最终的设问是“从你个人的体会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是阅读、记忆、理解、辨析,还是其他的能力如上网的技能、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连续的修订过程中,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结构形成框架,而这正是依据谈话过程的不断深入才逐渐清晰起来的。这印证了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即在活动中不断厘清目标和研究思路,而不是预先的假设。访谈后期,研究课题逐步集中到成人学习动机、成人学习方法以及成人学习过程的体验三方面内容。

  2. 研究者的立场

  为使被访者了解本次调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课题组准备了调查说明及问题纲要供被访者阅读。“这次访谈活动是为某项课题研究做资料收集工作。当前成人教育领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成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获取文凭,是完成功利性的活动,加上学习时间少、底子薄,所以教学质量很难提高’,这种观点很难说完全正确。毕竟同一批学员,有的学得好,有的学得差,这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总结?邀请您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只想知道您的真实想法和做法。这次访谈不具名,谈话的时候我们会做简单的记录,为了便于资料整理,我们将使用录音机。如果资料被研究课题采用,我们将送给您审阅,也可能约请您进行第二次访谈。请放心,这个访谈活动绝不会影响您在本校的学业。”从效果看,被访者对使用录音机都感到惊异,谈话最初略有拘谨,随着谈话的深入,顾虑基本消解。

  此段开场白虽然明确告知了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但它也隐含了一种假设,即研究者的目的是收集证据以反驳“成人学习是功利性学习”的观点。研究者本身是带有强烈的主导意愿进行访谈,,而不是“客观”地分析教育现象。预设的谈话内容及范围已经影响了研究的效度,这是作为质的研究,首先在研究报告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访谈过程中和后期资料整理阶段,研究者基本秉承同样的思路。访谈过程中只着重被访者的个人体验,资料分析也进行了大量的取舍。事实上,对研究者价值理念、研究取向的反省应该是考虑本次研究效度的重要指标,即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不可能用“客观”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对成人学习的研究只能是主观、狭隘的,研究者必须详细、坦诚地说明个人的立场,并时时反省“我的立场在哪里?”

  3. 研究过程的互动

  尽管进行了必要的资料、文献分析,对成人学习的动机、能力有了基本了解,但在设计访谈问题时,研究者只是从学习者的个人角度拟定容易被接受的问题,并未考虑太多的理论框架。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在认真记录的同时,经常采用“重复”(复述原话或关键词)、“反问”等方法强调谈话重点。为清晰地说明需要了解的问题,研究者会根据被访者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解释“问题”的涵义。因此,访谈过程并非被访者个人的独白,而是研究者与被访者对话的过程,研究者引导谈话的主题和方向,而引导的目的是使谈话更趋近研究目标。这是质的研究的特色。研究者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他应该深入到研究活动中,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交流,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循环、反复,使研究目标逐渐呈现出来。

  四、研究资料的初步分析与结论

  1. 成人学习是功利性的学习

  所谓动机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过程,它在一段时间内驱动、指引和保持着个人的某种行为。基本上,个人的需要和意向将影响其动机,从而影响其行为。将动机的概念应用到成人学习方面,就是要探讨学习者为了什么原因参加学习,以及愿意为学习付出何种努力。在研究中,我们希望被访者除说明学习的直接动机外,还要说明遇到哪些困难,以及是否考虑过放弃学业。

  以下是被访者的个人表述:

  A1: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中师毕业,工作后取得大专证书,现在是大队辅导员,也兼自然课的教学。每学期首尾阶段较忙,其他时间比较空闲。参加学习的目的是获取文凭,同时也想在空闲时间学点东西。我已经25岁了,女朋友对我要求也比较高,闲着也是闲着。学习后才发现许多东西不知道,想多学点。我没想过放弃学业。一般来说,我们学员只要来了,都会坚持下去的。至于现在的动力,没想太多。我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信心,对课程科目的认识也比较清楚,通过考试没有太大的难度。考前压力较大,但很多东西考前背一下就可以了,关键是有没有兴趣学、学多深

  A2:我是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大队辅导员,去年曾在全国获奖。获奖以后教学、工作的压力增加许多,好像大家都看着我。参加电大学习的目的当然是文凭。学校、家庭(父母)的压力都有,自己也想学点东西,周围的同学、朋友也有影响。选择电大是朋友介绍的,说是容易通过。现在感觉比想象中要难,至少比自学考试麻烦。现在的感觉就是“烦”,工作压力比以前大许多,学习时间又少。但在学的过程中还是学到许多东西的。我不会放弃学业,既然参加了我就会坚持下去。我周围的同学好像都很认真,像×××第一学期四门功课一门都没过,还能坚持下来,我就更没理由放弃了。

  A3:我是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前年成人高考未通过,看到电大广告就来报名了。吸引我的是电大的免试入学和学分累积制。我学习的目的首先是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取得本科文凭。现在来自工作上的竞争压力很大,迫使自己要不断学习,否则就要被淘汰。举例说,现在的公开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不能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来教学。这种压力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念。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工作和学习的冲突。例如这学期电大安排的期末考试正好与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冲突起来,白天忙于学生的考试、阅卷、讲评,晚上还要搞自己的东西,感到很疲劳。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想“干嘛为个文凭投入这么多,根本不值得。”当然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情绪化,而不是说课程本身很困难、根本学不进去。

  A4:我是大专学历,在一所民办中学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也兼课。现在中学都要求本科学历。我参加过研究生课程学习,但英语太弱,没办法,只有从本科学起。我参加电大学习还是因为工作压力,主要是文凭,为以后更好的工作待遇。我上班的地方在郊区,每天早出晚归,遇上晚自习就得住校。如果电大面授课和它冲突,就得放弃,工作还是第一位的。我的学习很情绪化,最怕背。我没有考虑过放弃学业,课程再难也不会,除非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我离开南京等等。我已经成家,职业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现在学的教育管理专业本身就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例如心理咨询师等等。我的宗旨是获取本科文凭,更何况我已经学了这么多门课……

  A5:我在一所大学的办公室搞行政工作,学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我的生活目标就是健健康康、平平淡淡。我的学习目的是因为时间宽裕,希望充实生活,文凭也是考虑因素。其实我更喜欢到其他大学听听讲座,扩大知识面,自己掏钱也行啊。这学期我报了六门课,应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感到压力大了,尤其是考试前一个月,很紧张的。我已经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不会考虑放弃学业,除非考试通过率太低。我想这和我的个性有关,正常情况下都会坚持下去的。

  A6:我在一所职工大学办公室从事行政管理,基本上与教学不接触。现在学校要与其他成人学校合并成立高级职业学院,办公室成员都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否则只能去实习工厂。校长要求我们两年内要取得本科学历,压力很大,学校合并就是要拼职称和学历。我也参加了其他学校的专升本考试,外语丢分太多,没考上。参加电大学习是因为电大没有入学考试,此外也是朋友推荐的。第一学期四门课都不及格,就想放弃,但在单位压力太大,只好忍着了,这学期四门课情况还行,感觉好一点。我以前不是学的教育,刚开始上课对教育理论一点概念都没有,云里雾里的,现在才感觉有点上路子了,我想主要问题还是年龄大了,进入学习状态慢,心静不下来。学总比不学好,尤其是教育原理方面,现在的课程还是能与学校实际联系起来的,以前办公室讨论的话题我都不懂,现在也能参与讨论了。最重要的是现在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过去搞管理,校长说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明白了一点教育规律,也能主动从教师角度考虑一些问题。通过学习,还是有了一点想法……

  所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都直接表现为获取本科文凭,并以此获得稳定的工作职位以及升职机会。这个结论与研究抽样的范围有关。在一个教育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学习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目标、指向基本是统一的。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它涉及教育行业自身的评价体制,即学历、职称这些外在因素是评价教师个人能力的主要指标。学历的压力是促使成人开始学习的主要原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推动力。A6学员的表述清楚地说明,在遭遇学业失败的情形下,来自社会的、外在的、功利性的学习压力是促使成人学习者保持积极学习状态的主要动机。

  2. 成人学习是自我导向式的学习

  尽管成人学习的直接动机是获取文凭,但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体现出与传统全日制学习不同的策略和取向,即成人学习是一个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实际的选择性的学习过程,体现出自我导向式的学习特征。从本次访谈情况看,成人学习动机是功利性为主的,但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根据个人的自主判断,并依据环境的变化重新调整。

  问:电大当前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是否带来了学业上的困难?

  A3答:有的老师比较好,有的老师还是照本宣科,非常枯燥,没有和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有些东西纯粹是应付考试,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没有用处。

  问:你非常在意学习内容要对工作有帮助吗?

  答:当然,就像买一样东西,要有用,否则就是垃圾,很无聊的。

  问:教师、课程这些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动机、方法、过程?

  答:影响不大,社会现实就是如此,不是由个人决定的。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学一些有用的、也带着许多无用的东西。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这样的。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但不会影响自己方向的选择。

  问:电大当前课程设置、教师的配备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影响?

  A1答:首先是课程本身我是否有兴趣。有用的东西就努力一点。“有用”的标准由自己来定。我对完全“学院”的东西基本不感兴趣。如果需要,自己看看书,没必要通过上课、考试的方法来掌握。

  教师的影响也很大,主要是引发学习兴趣,单纯的灌输没什么意思。有些教师水平较差,花了时间、精力,老师的理解尚不及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学习有的考过就扔了,有的成为自己的东西。不单纯是老师教得好,就考得好,老师教得差,就考得差,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兴趣学、学多深。

  问:在目前接触的学习评价方式中,哪一种你认为较为合适?

  A6答:样本夹评估。练习册上的习题都是书上的,和中小学相似,都是要背的东西。样本夹作业有主动学习的意味了,要求比较明确:我给你个范围,你要在章节里把主要观点找出来,讲的是什么?你理解多少?特别是老师批改以后,评语告诉你差距在哪里。目前最愉快的学习经历是上学期的作业《我的教育观》,自己认真做了,老师的评语很中肯,给我修改了题目、整理了提纲,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老师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师、相似的学习环境,但成人的学习体验并不相同。重要的是,他们对课程、教师这些影响学习的外在因素都有清醒的认识:“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关键是自己。”A6学员在总结个人学习挫折原因时,认为和学习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是个人因素,记忆、理解能力方面有问题,功夫不够。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自己持续学习的原因与个性有关。这种内归因模式有利于获取稳定、良好的动机状态。

  这种学习状态是成人学习者自我导向的结果,是他们对环境和个体状态正确分析后的结果。根据笔者的理解,它应该是成人将社会压力主动内化后,以个体意志力表现出来,呈现积极、持续的学习推进力。

  3. 成人学习是着重个人经验、强调实用性的学习

  在个体自我导向作用下,成人学习者选择了认为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在保证实现最终目标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是否有兴趣学、学多深”的问题上。而这个判断标准,则是依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说,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理论结合实际,而是否能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是否改变个人思考和信念,则是成人确定“我是否学到东西”的主要标准。

  A1: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是很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拿着书本去做,而是“反思”。类似教育社会学这种课程,我就想周围的学校生活是否有这些事情,是否和教材一致,这样就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反之,如果所学的东西和个人体验差距太大,哪怕当时理解了,很快就会遗忘的。学了一年,工作中多多少少考虑到学的知识,对课程教学有点帮助。同事有困惑时也能用所学的东西分析一下。

  A2:学习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许多理论都知道,关键是自己是否愿意应用。此外,小论文的写作虽然负担重,但比写练习册有用。经常训练写写,写作思路和文字组织都可得到锻炼。有的同学从未写过论文,也没有教育经验,但现在查阅资料、设计框架结构,逼一逼,也基本合格了。我们现在学校里,对教师科研方面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A3:我最愉快的学习经历是上课讨论(聊天)的时候,大家就某个问题发表看法。它给我表达个人意愿的空间、向他人袒露个人思想的空间,让我感觉确实是在学这门课。学得好不好无所谓,关键是学习过程中应该有个人的感受。另外我喜欢的课程,如下学期要开英语课,我就想好好学、好好背,掌握好多好多单词,很开心啊。

  我喜欢讨论的形式,我希望学习能和我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将工作与教材联系起来。我是个感性的人,不喜欢逻辑思维很强的东西,我需要具体的东西和思维联系起来。人总是趋乐避苦的,你要让他学得高兴。学习要有乐趣,成人也是这样的。

  如果说学习的成果,我想首先是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让我感觉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寻找答案,例如作业要求举例、结合实际等等,自己就得多看资料,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汲取一些新的理念。现在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多了,胆子也更大了,另外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书上的一些理论我在教学中就尝试过,例如对待学生淘气的问题等等,还是有效果的。电大的学习是促使我关注问题、促使我学习的一个手段。

  4. 成人学习注重不断改进认知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务活动,其核心成分是认知策略及反省认知。”[10]对成人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从成人学习方法的选择开始的,成人学习者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A2:我的学习体会首先是参加面授,要来听课,尤其是考前辅导要仔细听;其次是考试不要死记硬背,记住要点,自由发挥。这是我通过电大学习总结出来的。至少在以前的中学、中师学习时没有这种体会。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引以自豪的东西。

  A4:我觉得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看书和听课。以前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灌输,课后基本不用复习,考前根据老师的要求准备就可以。现在的电大学习,老师授课少,系统性弱,就需要投入精力。看书主要是看重点(我从未通读教材)。主要是看老师授课时的重点,以及自己认为要考核的内容。其他的细节我基本都放弃。老师上课主要是介绍框架和重点、难点。这需要培养一种悟性,能从教师的授课中找到最重要、最需要用的东西。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但这种悟性应该训练。同样的课,有的人掌握了精华,有的人什么都没学到。

  A3:我的学习方法首先是了解学科的概况,看看每个章节的目录、大标题,跟着老师把教材过一遍;其次是将它们和平时实践结合起来,要有自己的看法;最终免不了记忆,课程学习完全依靠生活体验是不可能的,一些枯燥的东西还是要背。此外作业要认真做,要和老师搞好关系(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就像在单位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一样的)。

  A7 :自己看书,较快看一遍,对教材有大概的印象;上课跟随老师的思路,划重点,自己学习系统性差,面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后看看书,可以找点书后的习题,填空、选择,增加学习兴趣;上网查询资料,许多习题网上都有答案,尤其是考前的讯息对复习非常重要。

  A8:看书,各章节要点要能理解,能举出例子。不是单纯的概念、纲要,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上网,网上学习的参考资料很丰富,写作业时可以参考。考试的信息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应试效率。

  阅读时最好从目录、序言开始,自己找重点,必要时应该查阅其他资料。

  小组学习,日常通过电话、信箱沟通信息、资料,考前合作准备复习提纲等等。

  A1:上课,不论老师的水平如何,他能帮你将教材过一遍,否则很少有时间在家看书;有时间找一些资料看看,主要是大的框架,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学点;作业还是自己做,不要抄别人的,没意思,自己做作业印象深,花费时间也有限;考前要多花时间,关键是综合、辨析等大题,不能有惰性。

  以上的叙述涉及学习策略的时间管理、阅读技巧、听课能力、应试技能等内容。成人在自我导向的作用下,能够清晰地区分学习过程的应试需要和实践需要,并能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与自己能力最匹配的学习方法。

  在成人学习中,“效率”是衡量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被访者当然知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但在表述中很少涉及这些方法。在时间、环境的作用下,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达致目标的捷径。“我是个情绪化的人,不喜欢要背的东西”。这个判断的潜在意义就是成人学习者非常清楚自己偏爱哪种方式的信息加工和认知手段。“这是我通过电大学习总结出来的。至少在以前的中学、中师学习时没有这种体会。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引以自豪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学习者感受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喜悦,而这种感受会辐射到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学习策略中,许多都已被心理学研究所证实,而且已经可以应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但在成人学习过程中,这些经验和技巧却完全依靠学习者个体的摸索,这显然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5. 成人学习是注重合作、交往的学习

  这是课题组意料之外的结论。依据我们的假设,成人学习者在功利的支配下,其关注的要点应该是学习的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展现和发展。但在询问被访者“最愉快的学习经历”时,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人身上。

  A6:愉快的经历——我将网上考前强化训练的信息告诉班级的同学,结果许多考试内容都在里面,大家都很高兴。我对考试的成绩不是很在意,不要太差就可以。

  A9:成人学生间交流、沟通,拓宽社交面,小组同学之间探讨学习情况、老师情况等等,很愉快。成人学生很重视交往和宽松的环境。

  A3:愉快的经历是考前复习的时候,大家都很团结,相互帮助,大家都很富有同情心,把大家一起通过考试作为最开心的事情。这种真诚、相互援助的热情,令人非常愉快。上课时候,老师同学相互合作,讨论问题,也很愉快。还有就是抄作业,没人在意保护自己的成果,都是彼此帮助,很开心。

  A1:愉快的经历是上课的气氛好,讨论比较融洽。当意见有碰撞的时候,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还要拿出证据驳倒对方。最后总有人站出来各打五十大板,用辩证法来说一通,其实谁都知道正确的是什么……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玛斯(Jurgem Habermas)指出,人类的存在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作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为起点的。人与人主体之间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人对客体的实践活动,对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而非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活动。知识、真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因此,认识并不仅仅是单个人的事,它在本质上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成人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是不断地与教师、与同学、与人类历史不断进行精神交往与互动以达成共识的过程。为此,我们的成人教育理应为这种交往与互动提供“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制约的理想沟通情境”,而教育的过程理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乃至学生与人类历史之间不断展开对话的过程。

  五、研究成果的评价

  根据以上分析,成人学习者具备以下学习特征:成人学习是功利性为基础的学习;成人学习者表现出明确的自我导向意识;成人学习者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体自我经验的整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依据个人判断体现不同个性特征;成人学习者注重成员之间的合作、交往和评价。

  从质的研究角度看,以上结论必须加上前提,如中国、江苏、南京、部分中小学,甚至被访者姓名。考虑到研究效度,我们甚至无法保证第二次访谈的结果能同样证实这些信息。而且,从研究抽样分析,被访者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例如约占10%的非教育行业学员,以及约占20%的学习最为认真且没有学历压力的幼儿园教师群体。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因环境、个人体验的不同应该有许多新的内容。所以,课题组没有证据证明以上结论对其他地区、其他专业的成人教学具有指导性。

  当然,任何学者都不会满足将研究结果仅局限在某一个时空或群体,而对其他类似现象没有意义。所以,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实现“研究结果代表着样本的情况”,希望能引发阅读者的“共鸣或对话”,由读者自己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判断。如果因此能给大家的工作带来变化,就是对我们研究的一种肯定了。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前期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代码为DKA030187。)

  [参考文献]

  [1] KNOWLES,M.(1990).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4th edu,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2] JARVIS,P. 王秋绒译 . 二十世纪的成人教育思想家[M]. 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3] MEZIROW,J.(1981) A Critical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32(1).P3-24

  [4] ROGERS,C.R.(1969) Freedom to Learn,Columbus,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Co

  [5] 黎蓉,张炳华. “江苏电大开放教育教与学过程的调查报告”[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教育专刊.

  [6] 加涅.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皮连生. 智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 杨扑,林小英. 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106.

  [10]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远程教育》

相关链接:

上一篇:学科排名比大学综合排名更准确    下一篇:帮助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4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4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