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17 10:04
本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不断深入,全球化危机已经渗透到了文化领域,蒙古族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一,也面临着既要保留自己的优秀传统又要寻求与时俱进道路的问题。而作为早期蒙古族教育主力军的家庭,承担着传承本民族性格品行、美德习俗、劳动实践等文化传统的任务。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的挖掘不仅关系到蒙古族优秀文化的动态传承,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进步。因此,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的研究是一个很有现代意义的课题。同时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文化的理论学派,为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文化视角,促进蒙古族文化与家庭教育相互作用。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的选题背景,然后探讨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对指导个体健康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构建和谐社会、民族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之后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蒙古族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情况。最后说明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理论下的参与观察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为将文章视角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贯穿全文。 第二部分,文化人类学与蒙古族家庭教育概述。 该部分从中西方学者对文化人类学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出发,首先解读了文化人类学理论在中西方的不同定义;其次分别论述了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主要理论观点。即西方学者认为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功能性和进化性,需要实地解读各民族的文化。中国学者主张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要具有中国特色,并提出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同时该部分还分别对家庭、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产生及发展以及蒙古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蒙古族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该部分首先对调查地区内蒙古通辽市的基本情况、问卷发放的数量频数以及访谈对象进行了介绍,然后根据问卷数据与访谈结果总结出蒙古族家庭教育存在四方面的问题:蒙古族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蒙古族学校与家庭教育配合脱节、社会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尚未起效且宣传不足以及蒙古族家庭教育中文化元素遗失严重。最后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蒙古族家庭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是蒙古族家长自身、蒙古族学校、相关政府以及文化本身的原因。 第四部分,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分析。 笔者基于在蒙古族家庭中的长期观察以及访谈的相关内容探析出蒙古族家庭教育三方面的价值。 首先,蒙古族家庭教育是民族性格塑造的基石,它对蒙古族成员豁达乐助的性格养成、淡薄名利的品质培养以及务实守信的行为践行都起着奠基作用。 其次,蒙古族家庭教育是蒙古族特色化教育的源泉,其中丰富的教育内容增添了蒙古族学校的文化课堂与课程;生动的教育方式扩展了蒙古族学校的文化教育方法;独特的教育形式充实了民族教育理论。 最后,蒙古族家庭教育是马背火种永恒传递的重要载体,它作为“马背火种”粒粒传承的载体,不但延续和发展了草原游牧文明、保存和传播了回鹘蒙文,而且培育了能歌善舞的蒙古人。 第五部分,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首先,蒙古族家长要在现代社会寻求自身发展:一方面家长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自身的民族文化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美德修养以及提升身心素质。另一方面家长还要树立自然和谐的教育观念,,在平等的教育关系基础上建立品德为先的教育价值取向、树立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 其次,蒙古族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融合。一是要吸收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文化内容,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课程;二是要融入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构建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开展民族特色活动;三是结合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形式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和教师培养体系。 第三,政府加强对蒙古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党和政府通过加强立法保护、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组织蒙古族家庭教育机构的方法,积极搭建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以完善硬件设施、丰富活动载体以及发展文化团队三种方式保护蒙古族家庭教育。 最后,引导蒙古人形成草原文化自觉,既要使蒙古族成员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观,又要设置蒙古族成员与外界之间的有效交换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4;G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化;;我国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2 乐黛云;;“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年08期
3 马效义;海路;;教育·文化·人格——《萨摩亚人的成年》对教育的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5 周光大;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人类学几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6 吴文藻;;吴文藻自传[J];晋阳学刊;1982年06期
7 刘晓静;;校园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J];教育与职业;2008年36期
8 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年10期
9 戚序;;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理论学刊;2006年03期
10 王鉴;略论中国民族教育的本土化[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1299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9967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