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0 21:09

  本文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成人高等院校 出处:《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构成为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以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政府、成人高等院校、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等各培训主体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成人教育理论体系,也为成人高等院校在生源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探索出新的办学的思路。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分析。主要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本章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后,呈现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参与培训的基本条件、优势以及培训的主要模式。第四章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根据问卷和调查的结果,从分析成人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关系入手,总结目前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存在六个主要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第五章国外相关培训的启示。汲取了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发达国家相关培训的经验,从立法、培训模式、经费筹措、培训内容、培训成果认定等五个方面分析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借鉴。第六章改进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从成人高等院校如何在培训中与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各培训主体联动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our country's urban labor marke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enhance their human capital, It has become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Ningbo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 adul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enterpri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other training subject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further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dult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expounds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II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chapter is mainly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survey methods, after field research, Presentation of train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Ningbo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4th.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x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Ningbo.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by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5th chapter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relevant foreign training.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from the legislation, training model, financing, training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recognition of training results. Chapter 6th,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in Ningbo.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k with the government in training, Enterpris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the angle of linkage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29.2;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小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3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4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5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6 陆海华;;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1期

7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8 肖影玲;;和谐社会建设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9 邓集林;宗志勇;;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困境及解决途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8期

10 于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管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曹茸;多元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的媒介表达[D];武汉大学;2014年

7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昭;宁波市成人高等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2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3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520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520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