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瓶颈与创新: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资源 瓶颈 创新 高等学校 继续教育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和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瓶颈,提出高校应该转变观念,根据社会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既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wn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s, improv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service, and vigorously carry out continu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establishing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but also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红军;黄兴第;王玉坤;;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继续教育;2011年12期
2 曹莲霞;;继续教育未来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申华;周重阳;陈切锋;;深化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欣;;机关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的推广思考[J];成人教育;2011年06期
3 宋泽滨;钟铁军;翟宁;;现地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思考[J];继续教育;2012年06期
4 黄佳男;耿玮;蒋永清;;省级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初探——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明辉;A公司职业网络继续教育市场分析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拜蓉蓉;云南省属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保;论高校董事会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7期
2 卢铁城;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杜德鱼,李拴斌;关于林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刘黎莉;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9期
5 薛承军,曹霞;试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尹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黄茹;发展个性思维 培养创新人才[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8 符斌;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李正金;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3期
10 李远贵;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宁;刘沫;陈晓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2 罗旭阳;马安洁;曹开宇;;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莉萍;;发挥基地优势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兰家隆;陆德全;覃庆国;;创新教育浅析[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5 冯炳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6 孙传森;;重视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彩霞;;考试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研究研究报告(节选)——黑龙江省“十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天琪;夏健刚;肖勇;;综合性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A];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6年学术研讨与工作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6年
10 董榕;陈晨;林琳;胡向阳;;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开设探索开放实验选修课程[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郭万牛;高校应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杨晨光;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高伟;高素质创新人才期待“中国制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李虹 熊瑜 李向成 曹勇明;努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02年
6 高 伟;CAI技术助力国内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蒋建科 刘永亮 陈化文;为西部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03年
9 左欣;隐性知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吉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杨春凌;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和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调研[N];贵州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522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52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