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汉语盲文的升级之路

发布时间:2018-03-29 04:23

  本文选题:汉语盲文 切入点:升级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10期


【摘要】:汉语盲文诞生13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两次更迭葬送了先前的文化积淀。近20年来,我国大陆处在两套盲文并存的尴尬境地,汉语盲文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障碍,汉语盲文的升级之路依旧漫长。文化断层是汉语盲文升级不可承受之重。现行盲文与双拼盲文两文融合是汉语盲文升级的方向,字字标调是起点,第二步是用不占方的隐性标调节省篇幅,第三步是与国际简写惯例接轨,哑音是汉语盲文迈向表义的一步,汉语盲文语料库是盲文升级的里程碑。
[Abstract]:Since the birth of Chinese Braille more than 130 years ago, it has gone through a difficult and tortuous road, and twice changed and destroyed the previous cultural accumulat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s been in an awkward situation of coexistence of two sets of Braille, and there are great obstacles to communication in Chinese Braille. The upgrading of Chinese Braille is still a long way. The cultural fault is 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the upgrading of Chinese Braille. The fusion of current Braille and double spelling Braille is the direction of upgrading Chinese Braille, and the word marking i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econd step is to save space by using the non-occupied implicit standard, the third step is to conne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bbreviations, the mute is a step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Chinese Braille, and the Chinese Braille corpus is a milestone in the upgrading of Braille.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盲文出版社;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盲文语料库建设研究”(编号:13&ZD187) 一般项目“汉语盲文隐性标调问题研究”(编号:11BYY095)资助
【分类号】:G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2 曹澄方;对区别同音词的一些意见[J];拼音;1957年03期

3 钟经华;简写是汉语盲文升级的必由之路[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4 钟经华;;现行盲文同音词混淆问题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5 张映娣;张小慰;;我国盲文读物出版及使用回顾与思考[J];中国出版;2006年03期

6 钟经华;韩萍;肖航;戴红亮;;现行盲文隐性标调的理论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6期

7 钟经华;韩萍;肖航;戴红亮;阎嘉;;现行盲文隐性标调的优选设计[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兰奎;;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与路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高中;;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的法理辨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4 张一弓;高昊;崔俊富;;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演进及内涵[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5 王惠鹏;马国富;王子贤;高鑫;;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姜振军;;俄罗斯保护生态安全的措施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6期

7 姜振军;;俄罗斯军事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01期

8 姜振军;;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1期

9 王冠宇;;俄罗斯民族宗教结构的变化诱发新的社会政治危机[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6期

10 姜振军;;俄罗斯产业安全中的生产要素安全状况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闯;;国际城市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孙胜兰;;次贷危机影响下的我国经济安全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3 束必铨;;从三代领导集体看中国国家安全观之演变[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黄岩;;促进国家认同,构建和谐多民族国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4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5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宁;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9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韦祖松;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细节中的住宅建筑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浩;间谍活动的国际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静;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梁秀娟;中美国家竞争情报体系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晓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孙丹丹;西方国家渗透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浅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有维;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任飞;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方杰;网络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和平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黄乃:凸点符号里的传奇[J];国际人才交流;1997年06期

2 黄加尼;关于汉语盲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3 钟经华;韩萍;李伟洪;;现行盲文标调应当规范[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1期

4 曹澄方;对区别同音词的一些意见[J];拼音;1957年03期

5 钟经华,李启隆;汉语盲文改革的新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6 钟经华;盲校直观教学理论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7 钟经华;;现行盲文同音词混淆问题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8 钟经华;张海丛;韩萍;肖航;戴红亮;;关于现行盲文标调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3期

9 于连甲,贾亚玲,滕伟民;中国盲文标准的编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

10 黄加尼;汉语盲文统一的日子该到来了[J];中文信息;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彬;现代形声字形旁表义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廖才高;现代形声字表义音功能研究述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胡晔;论声音表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胡吉成;;试析修辞格的表义特点[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鲍树柏;陈良煜;;形声字声符表义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孙中运;浅谈形声字的表义声旁[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雷缙碚;;试论甲骨文表祭祀活动表义字的形义关系[J];文教资料;2009年08期

8 付丽农;;概数助词“来”的表义范域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心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9 任明;“对、对于”的表义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李向华;缩略语表义的双重性及其缩略标准[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莹;;“自×自×”嵌置式词语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2 戚晓杰;;数字超常表达的艺术[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廖扬敏;;《诗经》和《楚辞》中重言的词义演变浅谈[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丰宗立;加强影像与语言的表义联系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杨锡彭;形旁面面观[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周志忠;谈“以上”和“以下”的使用问题[N];人民日报;2004年

4 何知;成语该怎样规范[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俊莉;“是”字存在句的表义模式及量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琳;“在+处所词”的表义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华;《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岳芳;《说文解字》丞部、侵部、谈部形声字所含字族考[D];宁夏大学;2014年

5 胡虹;《说文》丧葬类古文字考释[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曹磊;俄汉语语气词系统之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9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679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