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与教育支持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化 切入点:失地农民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无数农民纷纷失去土地。"经济失业"、"文化失根"和"心理失范"使失地农民的过剩精力无以释放,美好的闲暇时光演变成了一场群体性的闲暇危机,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的资源浪费、闲暇活动的低俗化和闲暇精神状态的心无羁绊。产生闲暇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个人、文化和社会的整体性无力,包括选择的非自愿性导致闲暇自由本质的异化、文化不适导致失地农民闲暇认知与能力的偏狭,以及体制性"近视"导致社会闲暇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从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补偿教育三个方面构建综合的教育支持系统,鼓励各类场馆(所)参与转变闲暇观念,借助基层组织丰富闲暇生活,利用行政制度安置闲暇精力。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in China, countless farmers have lost their land. ""Economic unemployment", "cultural root loss" and "psychological loss" make the surplus energy of land-lost farmers unable to be released, and the good leisure time has evolved into a mass leisure crisis,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waste of leisure time resources.Leisure activities of vulgarization and leisure state of mind without fetters.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eisure crisis lies in the weakness of individual,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cluding the alienation of the nature of leisure freedom caused by involuntary choice, and the intolerance of farmers' leisure cognition and ability caused by cultural discomfort.And system-based "myopia" leads to social leisure protec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Therefore, we need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compensation education, encourage all kinds of venues (institutions) to participate in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leisure, and enrich leisure life with the help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Us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o settle leisure energ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西部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的生存压力与教育支持研究”[17SZYB22]
【分类号】:G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焱;也谈社区教育的本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高智红;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特点及其完善[J];教育评论;2000年05期
3 任国平,赖配根;开展社区教育 共促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教育;2000年07期
4 ;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坚持走社区教育之路[J];黑龙江教育;2000年Z2期
5 梁春涛;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05期
6 李雅春;;社区教育与市民终生学习[J];成才;2000年01期
7 刘凡;;关于江岸社区教育的思考[J];成才;2000年03期
8 林培和;;社区教育在开拓中前进[J];成才;2000年11期
9 张欣;;紧贴需求是社区教育的生命线[J];成才;2000年11期
10 李亚平;;荆州市沙市区学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培和;;社区教育思考五题[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郑建国;;对社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讨[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刘薇林;侯丽萍;;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课题组;李珠;欧阳云;黄焕山;;武汉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江岸区教育局课题组;;论“新型社区”社区教育的组织与运作模式[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凡;;社区教育中心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之我见[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国林;;强化社区教育制度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天太;马秋旺;酒学峰;牛搏;;发展社区教育 促进社区和谐[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翼;刘广焱;武玉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研究[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伟杰 孙宁;我国社区教育面面观[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 李澍卿;社区教育任重道远[N];河北日报;2004年
4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于晓莉;处理好五大关系 为社区教育铺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吕宝林;社区教育专家助推兰州社区教育[N];甘肃日报;2007年
7 朱涛;社区教育要强调“三主”[N];贵阳日报;2007年
8 ;社区教育应是政府行为[N];联合时报;2007年
9 孙全;社区教育应纳入全市发展规划[N];沈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罗国淮;宝安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N];深圳特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鸿章;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运玲;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谭文静;充权取向的低龄老年人社区教育模式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本春;社区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俊;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高博;社区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与局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永川;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南红伟;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美英;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年四宝;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教育之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0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73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