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场域—惯习论视阈下农民工公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05:54

  本文选题:场域—惯习论视阈 + 农民工 ; 参考:《成人教育》2015年08期


【摘要】:以往农民工公民化研究范式仅从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中选取一两个要素进行研究,忽视了民俗、惯习等文化诸因素。事实上,农民工原来的农村场域、惯习对他们进入城市场域,形成新的惯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布迪厄场域—惯习论视角为城市化进程中,新居城市的农民工及其身边子弟的公民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论指导。
[Abstract]:In the past, only one or two elem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ship, ignor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folklore, custom and so on.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old rural field of migrant worker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entering into the city market and forming new habits. Bourdieu's field-habit theory provides a new breakthrough point and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citizenship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hildren in new cit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基金】:广州大学公民教育、广州市公民教育研究基地项目(2015)
【分类号】: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缪青;;从农民工到新市民:公民文化的视野和亟待开发的社会工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2 黄志强;容溶;;城市农民工文化适应问题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蓝宇蕴;;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城中村研究述评[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21期

2 王彩芳;;论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张春妹;;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4 黄进;张舒婷;;资本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5 唐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现状、困境及其破解[J];宁夏党校学报;2015年02期

6 潘志玉;张明;;新市民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荣;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文彬;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赵玲玲;公民权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子;马恩城乡融合理论视阈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彭易锟;对于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吴东乾;农民工文化权利及其实现路径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晓露;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期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张振宇;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度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9 王红丽;公办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的文化融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熊英;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3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邓秀华;丁少洪;;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城市和谐社区建设[J];青年探索;2010年03期

5 张春龙;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2000年04期

6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7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年03期

8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9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杰成;社会排斥与生活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承杰;我国市民化的相关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兰·塞尔斯;原则性实用观点:关于民主公民教育国际合作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蓝维,刘智宏;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付轶男;;现代化、全球化与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刘东建;;增进了解 扩大共识 共促统一——“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述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5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6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7 冯德兰;黄宝玖;;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沈长华;;论现代性维度下的公民教育[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杜文艳;;国际视野下的中美学校公民教育比较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10 武小鹿;;探索公民教育的有效方法[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洪泉湖;;台湾公民教育的省思与展望[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永雄;;开拓新境界——共创学校公民教育新路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乃林;;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社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2 李萍;谈公民教育的时代诉求和历史责任[N];长春日报;2008年

3 邢永富;危机面前的公民教育思考[N];人民日报;2003年

4 乔杉;扫盲与公民教育是两回事[N];工人日报;2009年

5 陈宝泉;关键是父母不能缺位[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石影;用公民教育成就素质教育[N];遵义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刘德建;公民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3 刘常庆;臣民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以藏;全球公民教育思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洪雷;公民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实施方略与意义探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涂菁菁;论我国成人公民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公民教育社区实践模式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鲍良彦;中美社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赵明玉;公民教育视阈中的美国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洁;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成人公民教育目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87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