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缺陷理论视域下特殊儿童发展援助反思及促进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08 09:08
【摘要】:依据维果斯基缺陷理论的基本观点,特殊儿童发展缺陷的实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过程与文化过程分离,以及在操作和改造其心理发展的中介工具能力上存在困难。由此,针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援助,既需要矫治其生物过程在种系发展上的偏常状态,也需要着眼于解决社会文化适宜性因素在特殊儿童个体发展中的缺失以及重新学习心理工具的运用等问题,方能发挥其对特殊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然而,实际的发展援助却存在重生存保障、轻发展指导,重初级教化、轻再社会化,多游击式干预,少系统化指导等不足。针对此类问题,主要提出了重塑发展性取向的发展援助目标,创构全息性取向的发展援助形式,生成体验性取向的发展援助课程,培养具有关怀性品格的特教教师等应对策略。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viewpoint of Vygoski's defect theory, the essence of the development defect of special children is to separate the biological process from the cultural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perate and transform the intermediary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development assistance for children in special situations requires that their biological processes be rectif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ed system. In order to exert i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hildren,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sociocultural suitability factors in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tools for re-learning in order to exert i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hildren. However, actu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ha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emphasizing survival guarantee, neglecting development guidance, emphasizing primary education, neglecting re-socialization, multi-guerrilla intervention, less systematic guidance, and so on. Aiming at this kind of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constructing the development aid target of sexual orientation, creating the development aid form of holographic sexual orientation, creating the development aid curriculum of experienc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ultivati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with caring character.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农村幼儿教师县级培训机制创新研究”(DFA130250)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异化与回归:走向‘生活批判’的中国儿童教育研究”(GXYQZD20164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7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方明生;;维果茨基情感理论的结构与教育临床的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11期

2 朱虹;刘晓陵;胡谊;;社会文化观下的教育心理思想——维果斯基的机能性系统分析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3期

3 麻彦坤;;新维果茨基学派对维果茨基儿童发展理论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李娟;麻彦坤;;维果茨基缺陷学思想解析及其当代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4期

5 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4期

6 李学农;德育的全息性与全息的德育[J];教育评论;1996年03期

7 王贵学,周黎明,李华荣,扬国才;生态全息论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娟;麻彦坤;;维果茨基有关缺陷儿童教育的基本观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更立;;缺陷理论视域下特殊儿童发展援助反思及促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06期

2 吴丹;刘芳;;论诺丁斯关怀视角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性关怀[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03期

3 刘伟;;情感视域下教师轮岗机制的困境与突破[J];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1期

4 柳艳;;关怀教育理论视角下中学师生关系困境及其超越[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10期

5 孔海燕;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新视域——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09期

6 刘玲;;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关怀”行为探析——基于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角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7 杨菁;;初中生“我—他”和谐关系建构策略——基于关怀德育模式视角[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8 唐雯谦;;以表层认知为主体的教育心理学内在发展本质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01期

9 张坤;;关怀教育理论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谈话制度”[J];学理论;2015年35期

10 谢娜;涂永波;;试析幼儿园中的关爱育德[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江华;李伦;;学前特殊儿童综合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3期

2 杨美莲;;浅谈农村小学特殊儿童的教育[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3 彭兴蓬;邓猛;;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诉求[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21期

4 赵华兰;;伦理学视域下的特殊儿童评估[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姚丹;颜晓燕;裴殿玲;;试论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J];儿童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6 刘威;;美国特殊儿童转衔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丁兴;;关注特殊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30期

8 周林;谈谈电脑辅助教学与特殊儿童[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1期

9 周雪雁;;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快乐成长[J];新课程(上);2014年03期

10 朋文媛;雷江华;;特殊儿童拐骗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臣;姚梅林;;服务学习影响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态度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刘艾红;姚青;;乐音飞舞把爱播撒——让音乐走进特殊儿童[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秋生;;谈谈开展特殊儿童家长工作[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文娟;《特殊儿童运动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彦X;《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路;融合教育视角下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晶;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欣忆;特殊儿童身份认同、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方方;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倦怠与照顾者负荷、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杨曼;特殊儿童父母亲子接纳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蔡淑莹;计算机辅助的特殊儿童评估系统设计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鄂俊;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04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404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