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教育援藏的制度建构逻辑及其启示——以西藏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体系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19-05-14 21:03
【摘要】:教育援藏奠基于教育公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政治认知和价值观念体系,其演进大致经历了教育援藏的初步提出和谨慎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的提出和初具体系以及教育对口援藏体系化和制度化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外部观念如西藏特殊性、民族平等、科教兴国等,和内地政策实践如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等交互融合,逐步形塑了当前的教育援藏体系。整个制度建构过程凸显观念推动-政策借鉴-政策实施-政策修正-有效制度沉淀的基本逻辑,这是中国公共政策的重要经验。但过度的制度价值依赖与制度内在理性化扩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未来教育援藏需注重结合国家战略与西藏地方区情进行理性设计,整体思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关系,提升西藏教育的自主发展能力。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人事处;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BGL128) 西藏自治区课题“西藏现代政治文明建设与反分裂斗争研究”(项目编号:SZZ01301)阶段成果
【分类号】:G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J];中国民族;2001年02期

2 卞勇,薛勇;发挥优势 对口支援 建设实用的标本室[J];成人教育;1994年11期

3 白鑫铭;;全国一些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J];中国民族;1980年09期

4 ;为民族团结进步携手共进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共同努力[J];中国民族教育;1997年01期

5 刘汉轩;湖南省辖六市对口支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1998年04期

6 王明达;在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教育;1994年01期

7 ;加强民族教育协作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J];中国民族教育;1994年01期

8 项云洲;华工大对口支援胡集成校[J];农村成人教育;1999年02期

9 李毅,姚建文;对口支援:扶助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途径——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10 ;搞好教育对口支援 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J];中国民族教育;199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写 周波;支教 成都助飞民族地区教育[N];成都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尹晓华;民族教育牵动你我他[N];四川日报;2006年

3 记者  郑蔚;为对口支援地区培训逾千人才[N];文汇报;2006年

4 陈刚 刘安勇;支教工作结硕果 民族团结谱新篇[N];自贡日报;2006年

5 记者 曾祥惠邋张孺海 通讯员 吴建清 邓辉煌;湖北民族学院加快发展[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玉珍;白玛赤林会见对口支援西藏大学高校团队[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王晶、实习生 段雅丽、通讯员 赵耿;三大工程升级农村教育“软件”[N];湖北日报;2006年

8 西藏农牧学院宣传部 提供;辉映历史的丰碑[N];西藏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谢依然 实习记者 张丹;六千少数民族教师接受汉语培训[N];阿克苏日报;2007年

10 ;半个世纪的辉煌[N];阿坝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毕凯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王丽萍;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相理锋;我国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77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477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