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争论中的学科立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医教结合”及其学科立场
2. 1 “医教结合”提出的积极意义
2. 2 “医教结合”的学科立场
3 特殊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
4 “医教结合”的教育学立场分析
4. 1 忽视教育学立场对特殊教育研究视角的规约
4. 2 忽视教育学立场对特殊教育概念逻辑的规约
4. 3 忽视教育学立场对特殊教育语言的规约
4. 4 忽视教育学立场对特殊教育研究主体自觉的规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良华;“语言转向”中的教育学立场[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2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满忠坤;;教育研究学科立场的缺失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3期
4 本刊编辑部;;加强“医教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7期
5 谢敬仁;;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和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2期
6 杨小微;立场反思:教育学与哲学和科学的对话[J];学术月刊;2005年10期
7 孙椺郡;卢红云;;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之初探[J];学术探索;2012年05期
8 盛永进;关于特殊教育研究哲学化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9 杨广学;;服务导向的广义特殊教育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1期
10 邓猛;卢茜;;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熊西宇;;浅谈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实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生兆欣;;比较教育,研究什么——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刘建华;听障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阅读指导的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张岩,刘雪松;元体育学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8 朱卫东,叶巍,李文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张繁,孙建翠;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教体育师资模式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郭君君;;对特殊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J];才智;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周晓红;李刚;;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解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5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悦;上海部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燕;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戴琳;启智教育咨询教师工作营在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帅;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窦静;残疾青少年儿童教育、康复体系初探[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聪;高等特殊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定倩;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杨柳;;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厉以贤;关于“教育起源于劳动”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4 张新平;反思与建构:教育管理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吴黛舒;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探索"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另一个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周玲;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多学科研究范式的引入与高等教育立场的坚守[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马希权;杨广学;;精神疾病与系统哲学[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1期
8 刘良华;“语言转向”中的教育学立场[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9 巴战龙;;我心目中的教育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10 金生
本文编号:2830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83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