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以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1-03-22 08:05
家庭教育是流动人口家庭化城乡迁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采用质性研究的策略,以对234户家庭的大范围入户调查为基础,试图探寻这部分群体在城乡流动中的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过程。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和呈现,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承担主体呈现多元特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呈现趋向城市化与内卷化相交织的特征;同时,流动人口入学政策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2020,4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文献回顾
二、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三、 研究发现
(一)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承担主体呈现多元特征
1. 形态一: 分离的核心家庭
2. 形态二:“父母缺位”的核心家庭
3. 形态三: 分离的主干家庭
4. 形态四: 联合家庭
(二)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呈现趋向城市化与内卷化相交织的特征
1. 策略类型一: 主动寻求转变
2. 策略类型二: 有限融入
3. 策略类型三: 内卷化
(三) 政府对流动人口入学的政策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重要因素
四、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给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朗朗晴空[J]. 钟乐江.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7(05)
[2]济南市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J]. 徐胜男,吴法,王旭. 青少年学刊. 2017(01)
[3]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 但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及提升策略[J]. 蒋剑桥,付桂芳. 教育现代化. 2016(15)
[5]流动儿童初中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的调研数据[J]. 张绘. 教育学报. 2015(03)
[6]迁徙自由视角下保障流动儿童初中后受教育权的思考与建议[J]. 杜晓利. 教育发展研究. 2015(06)
[7]中国的家庭化迁居模式[J]. 盛亦男. 人口研究. 2014(03)
[8]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 杜永红,陈碧梅.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5)
[9]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责任探究[J]. 谢畅.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05)
[10]“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以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为例[J]. 韩晓燕,文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093919
【文章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2020,4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文献回顾
二、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三、 研究发现
(一)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承担主体呈现多元特征
1. 形态一: 分离的核心家庭
2. 形态二:“父母缺位”的核心家庭
3. 形态三: 分离的主干家庭
4. 形态四: 联合家庭
(二)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呈现趋向城市化与内卷化相交织的特征
1. 策略类型一: 主动寻求转变
2. 策略类型二: 有限融入
3. 策略类型三: 内卷化
(三) 政府对流动人口入学的政策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重要因素
四、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给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朗朗晴空[J]. 钟乐江.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7(05)
[2]济南市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J]. 徐胜男,吴法,王旭. 青少年学刊. 2017(01)
[3]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 但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及提升策略[J]. 蒋剑桥,付桂芳. 教育现代化. 2016(15)
[5]流动儿童初中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的调研数据[J]. 张绘. 教育学报. 2015(03)
[6]迁徙自由视角下保障流动儿童初中后受教育权的思考与建议[J]. 杜晓利. 教育发展研究. 2015(06)
[7]中国的家庭化迁居模式[J]. 盛亦男. 人口研究. 2014(03)
[8]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 杜永红,陈碧梅.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5)
[9]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责任探究[J]. 谢畅.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05)
[10]“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以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为例[J]. 韩晓燕,文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093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09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