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6 05:38
民族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注重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融通。要坚持以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为原则,推动二者渗透融通。通过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的教育场景。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章来源】:理论视野.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一)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基础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维契合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 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 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 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
1. 加强课堂教育的融通渗透。
2. 加强实践育人融通渗透。
3. 强化网络思政融通渗透。
(二) 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 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教育场景
1. 扩大“共居”, 以空间互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2. 搭建“共学”平台, 打造学习共同体。
3. 拓展师生“共事”空间, 营造相互融入的良好氛围。
4. 创造师生“共乐”舞台, 实现情感互通互信。
(三) 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 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2. 建立育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 王鉴. 中国民族教育. 2018(04)
[2]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理论为视角[J]. 张利国,闫沙庆.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1)
[3]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研究——兼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任艳妮,叶金福. 科学经济社会. 2013(04)
本文编号:3120871
【文章来源】:理论视野.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一)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基础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维契合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 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 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 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
1. 加强课堂教育的融通渗透。
2. 加强实践育人融通渗透。
3. 强化网络思政融通渗透。
(二) 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 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教育场景
1. 扩大“共居”, 以空间互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2. 搭建“共学”平台, 打造学习共同体。
3. 拓展师生“共事”空间, 营造相互融入的良好氛围。
4. 创造师生“共乐”舞台, 实现情感互通互信。
(三) 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 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2. 建立育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 王鉴. 中国民族教育. 2018(04)
[2]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理论为视角[J]. 张利国,闫沙庆.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1)
[3]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研究——兼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任艳妮,叶金福. 科学经济社会. 2013(04)
本文编号:3120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2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