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4-10 16:36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定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义
(一)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新挑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困境
(一)识别机制不精确,难以聚焦潜在培育对象
(二)内生动力不足,培育工作低效化
(三)供需矛盾显著,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不足
(四)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变
三、新举措:四大途径助力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一)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
(二)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
(四)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J]. 傅安国,张再生,郑剑虹,岳童,林肇宏,吴娜,黄希庭. 心理学报. 2020(01)
[2]新时代教育扶贫的可行路径探析——基于我国中职教育扶贫视角[J]. 刘细发.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2)
[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理分析与“造血”能力建构[J]. 陈柏林,杨乃彤. 职教论坛. 2018(09)
[4]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输血”更要“造血”[J]. 孟凡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8(24)
[5]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涵义阐释与功能定位[J]. 谢德新. 职教论坛. 2018(03)
[6]主体重构:“新三农”问题治理的路径分析[J]. 项继权,周长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调查[J]. 颜廷武,张露,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8]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 刘军豪,许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2)
[9]论贫困文化(上)[J]. 吴理财. 社会. 2001(08)
本文编号:3129972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定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义
(一)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新挑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困境
(一)识别机制不精确,难以聚焦潜在培育对象
(二)内生动力不足,培育工作低效化
(三)供需矛盾显著,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不足
(四)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变
三、新举措:四大途径助力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一)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
(二)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
(四)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J]. 傅安国,张再生,郑剑虹,岳童,林肇宏,吴娜,黄希庭. 心理学报. 2020(01)
[2]新时代教育扶贫的可行路径探析——基于我国中职教育扶贫视角[J]. 刘细发.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2)
[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理分析与“造血”能力建构[J]. 陈柏林,杨乃彤. 职教论坛. 2018(09)
[4]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输血”更要“造血”[J]. 孟凡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8(24)
[5]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涵义阐释与功能定位[J]. 谢德新. 职教论坛. 2018(03)
[6]主体重构:“新三农”问题治理的路径分析[J]. 项继权,周长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调查[J]. 颜廷武,张露,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8]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 刘军豪,许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2)
[9]论贫困文化(上)[J]. 吴理财. 社会. 2001(08)
本文编号:3129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2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