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抗战时期的难民垦殖与民族教育——以西康学生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6 01:56
  抗战初期,沦陷区大量员生流徙内地,亟需抚辑。西康建省在即,需才孔急。教育部边疆教育司鉴于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的滞后,将难民垦殖与民族教育发展相结合,遂筹设国立西康学生营,以因应国家之需。学生营在学制、训育、教学及管理方面迥异于普通学校。虽存世仅三年余,但作为战时民族教育模式的宝贵探索,国立西康学生营在救济战时失业失学员生、促进边地民族教育、传播革命思想等方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西康学生营的筹建
二、西康学生营的运行与发展
    (一)三级六年一贯的学制
    (二)教、训合一的管理模式
        1.学生自治委员会。
        2.西营的导师制。
    (三)因应时局的教学模式
    (四)具有垦殖特色的社团组织
    (五)西营的发展与解散
三、西康学生营的历史意义
    (一)促进康区教育文化及社会的发展
    (二)探索了战时教育的新模式
    (三)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康时期兴办教育事略[J]. 西域.  炎黄春秋. 2017(11)
[2]从边缘到中心:晚清民国西康行政地位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何一民,刘杨,何永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8)
[3]《康藏前锋》作者群与西康地区教育研究[J]. 秦慧.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3)
[4]“党化”边疆:抗战时期的国民党西康党务活动(1938—1945)[J]. 赵峥.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01)
[5]民国时期西康省民族教育的发展[J]. 马廷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6]抗战时期西康经济建设述论[J]. 张践.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3)
[7]抗战时期西部农垦事业的发展[J]. 陆和健.  民国档案. 2005(02)
[8]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J]. 余子侠.  近代史研究. 2003(03)
[9]论民国时期西康建省[J]. 黄天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18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8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