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锦江区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21:10

  本文关键词:锦江区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其整体情况又难以令人满意。研究发现对普通学校的课程进行调整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运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对锦江区7所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锦江区随班就读课程的调整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的调整标准和系统的课程规划。班级课程最常见的调整方式是降低难度和减少份量。对此,1/3的随班就读学生家长表示很满意,1/6的随班就读学生家长表示很不满意,尤其在教师和普通学生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态度方面。随班就读的学生基本都喜欢上学,其中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锦江区随班就读课程调整效果的原因可能有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基础差,在职培训效果不好,鲜有特殊教育经历,工作量过大,不太理解随班就读和不太了解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选择随班就读教师时较少考虑特殊教育专业性要求,绩效考核时对随班就读相关工作人员的倾斜不够,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考核制度不明确;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低,家庭辅导效率不高等。建议在随班就读课程调整中增强特殊教育专业性支持的运用,建设全方位的随班就读支持系统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同时多进行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课程 课程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6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绪论7-11
  • 1.1 选题缘由7-8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8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8-11
  • 2.文献综述11-18
  • 2.1 随班就读课程调整的方法11-15
  • 2.2 影响随班就读课程调整效果的因素15-17
  • 2.3 小结17-18
  • 3.研究设计18-23
  • 3.1 研究的对象18-19
  • 3.2 研究方法19-22
  • 3.3 实施过程22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22-23
  • 4.调查结果与分析23-41
  • 4.1 锦江区随班就读课程调整的现状23-32
  • 4.2 对随班就读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和满意度调查32-33
  • 4.3 可能影响锦江区随班就读课程调整效果的原因33-41
  • 5.总结与讨论41-47
  • 5.1 特殊教育专业性支持在随班就读课程调整中的运用41
  • 5.2 全方位随班就读支持系统建设对随班就读课程调整的影响41-43
  • 5.3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43-46
  • 5.4 合理借鉴、尽量本土化46
  • 5.5 总结46-47
  • 6.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泽慧;;对随班就读师资培养中现有政策法规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2 赵斌;姜小梅;;我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张宁生,荣卉;残疾儿童的父母如何调适心路历程[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4 邓猛;关于全纳学校课程调整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3期

5 陈丽江;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6 彭芳;;聋儿随班就读的衔接问题与指导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Z1期

7 盛永进;;随班就读课程的调整[J];现代特殊教育;2013年06期

8 李亚兴;卜凡帅;;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随班就读师资的培养[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文静;随班就读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锦江区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9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