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儿童的抑制控制缺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19:59
本研究采用数字Stroop任务考察了学习障碍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在抑制控制能力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学习障碍组在中性条件下的正确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冲突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学习障碍组出现了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照组没有出现;(3)学习障碍组和对照组都出现了显著的干扰效应,且学习障碍组的干扰效应量大于对照组。表明学习障碍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存在缺陷。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数字Strarip任务流程图??
正确率??学习障碍组与对照组在三种刺激类塑上的乎均??JE确:率和标廳差见表:為??对正确幸迸行被试类型、刺激类型的二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类型的主效应显著??C:F(i.44)?=4...16,p<0.05.,rj2?=0.09),学每障霉..挺翁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刺激类a的主效应s著??(F(2,j6)?=57.11,P<0.001,rf?=0.57),,进一步分折袁??1.01??0.32??r--!??干扰效应量?促进效应量??图2学习障碍组和对照组在正确率上的??干扰效应量和促进效应量??为进一步比较两组被试干扰欸虛和促进效应的大??小,分别计算两.组被试的干扰效盧鐾II促进效应最,??it中,干扰效应量为中'性条件与冲髮条件m确率之??5.04??2.92??(4?7h中性材料是磨数宇的物理大小是一样的,只在??数值大小上不狗(4?7或4?7)。??2.3实验程序??实验程痒使用£?_?prime软件编制1屏幕背景为黑??色肩激材料为白色。整个实验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进行,被试富瘍蘂的蛆:离为7〇mn ̄?100cmD被试往务??为判断屏幕上呈现的数字哪个是大数(数值大),麥求??M对戣字的数值进行判断,忽略数字的物理大.校实??騄:癒程如膚1.所.示。??先呈霸200ms的?视点,接着随机塗;蘼800m¥? ̄??1200腿,之后呈薦刺激,让被试判断哪一个数字是大数??(即判断哪个数宇的数值允,忽略数字的物理大小夂如??果大数在左边,则按数字小键盘上的“?r键,如臬大数??在右边,则按数字小键盘上的“3”键,.要求按键又快又??正确,如果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J]. 王君,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1)
[2]数学障碍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性研究[J]. 王晓芳,刘潇楠,罗新玉,周仁来. 中国特殊教育. 2009(10)
[3]在抑制分心物干扰效应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J]. 金志成,张禹,盖笑松. 心理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308547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数字Strarip任务流程图??
正确率??学习障碍组与对照组在三种刺激类塑上的乎均??JE确:率和标廳差见表:為??对正确幸迸行被试类型、刺激类型的二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类型的主效应显著??C:F(i.44)?=4...16,p<0.05.,rj2?=0.09),学每障霉..挺翁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刺激类a的主效应s著??(F(2,j6)?=57.11,P<0.001,rf?=0.57),,进一步分折袁??1.01??0.32??r--!??干扰效应量?促进效应量??图2学习障碍组和对照组在正确率上的??干扰效应量和促进效应量??为进一步比较两组被试干扰欸虛和促进效应的大??小,分别计算两.组被试的干扰效盧鐾II促进效应最,??it中,干扰效应量为中'性条件与冲髮条件m确率之??5.04??2.92??(4?7h中性材料是磨数宇的物理大小是一样的,只在??数值大小上不狗(4?7或4?7)。??2.3实验程序??实验程痒使用£?_?prime软件编制1屏幕背景为黑??色肩激材料为白色。整个实验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进行,被试富瘍蘂的蛆:离为7〇mn ̄?100cmD被试往务??为判断屏幕上呈现的数字哪个是大数(数值大),麥求??M对戣字的数值进行判断,忽略数字的物理大.校实??騄:癒程如膚1.所.示。??先呈霸200ms的?视点,接着随机塗;蘼800m¥? ̄??1200腿,之后呈薦刺激,让被试判断哪一个数字是大数??(即判断哪个数宇的数值允,忽略数字的物理大小夂如??果大数在左边,则按数字小键盘上的“?r键,如臬大数??在右边,则按数字小键盘上的“3”键,.要求按键又快又??正确,如果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J]. 王君,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1)
[2]数学障碍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性研究[J]. 王晓芳,刘潇楠,罗新玉,周仁来. 中国特殊教育. 2009(10)
[3]在抑制分心物干扰效应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J]. 金志成,张禹,盖笑松. 心理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308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0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