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理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1-08-12 00:13
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教育扶贫手段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使贫困群体跨越贫困陷阱。文章从教育扶贫的基本内涵和现实图景出发,指出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应当从主体、对象和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为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特征和贫困群体异质性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不同群体的教育可得性、文化素养、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多维贫困状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示范效应、邻里效应和回流效应等间接发挥扶贫作用,扩大教育扶贫的覆盖范围和整体效应。因此,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应改革并完善"主体多元化、对象全覆盖、方式多样化"的教育扶贫模式,助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脱贫。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图
2019年第3期(总第102期)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研究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人数增加32.64万,且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体的比例高达95%(见图2)。2)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已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开设培训专题651个,落实师资17030人(次),发放教材168406套册,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口达195.4万。3)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利用村级活动尝闲置村小等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图2凉山州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规模(单位:万人)二是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深度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缓解收入贫困,降低贫困发生率。2017年,凉山州减少贫困人口13.98万,全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94.2万减少至49.07万,贫困发生率从19.75%降至1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15元,同比增长10.1%,其中11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93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改善健康状况等,转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促进收入稳定增长。在凉山州喜德县尼觉村,由于普通话教学、技能培训、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等教育活动,近四年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和收入水平均发生了较大改变,详见表1。表1凉山州喜德县尼觉村受访贫困户主要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及收入变化状况①三是教育扶贫创新有效缓解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截至2017年①数据来源:实地调研。70605040302010027.3829.7533.4339.1742.4943.7543.5746.451.0250.0552.6754.
本文编号:3337175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图
2019年第3期(总第102期)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研究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人数增加32.64万,且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体的比例高达95%(见图2)。2)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已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开设培训专题651个,落实师资17030人(次),发放教材168406套册,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口达195.4万。3)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利用村级活动尝闲置村小等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图2凉山州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规模(单位:万人)二是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深度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缓解收入贫困,降低贫困发生率。2017年,凉山州减少贫困人口13.98万,全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94.2万减少至49.07万,贫困发生率从19.75%降至1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15元,同比增长10.1%,其中11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93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改善健康状况等,转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促进收入稳定增长。在凉山州喜德县尼觉村,由于普通话教学、技能培训、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等教育活动,近四年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和收入水平均发生了较大改变,详见表1。表1凉山州喜德县尼觉村受访贫困户主要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及收入变化状况①三是教育扶贫创新有效缓解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截至2017年①数据来源:实地调研。70605040302010027.3829.7533.4339.1742.4943.7543.5746.451.0250.0552.6754.
本文编号:333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3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