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1-09-01 23:28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领导力培育关系着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的未来走向,肩负着中国多元民族团结和睦、互动融合、共享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存的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的培育既是有效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必然选择,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向世界舞台、争夺国际话语的终南捷径,还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以及实现多民族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普遍地来说,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领导力的理解不深刻,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途径单一、机制缺乏,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践不足等困境是阻碍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形成、培育和提升的"拦路虎"。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的培育应该以更新观念、拓宽途径、完善机制以及注重实践为关键,不断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向着有情怀、尚实干和敢担当的方向转变。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深远意义
二、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个人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观念: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主旨
(二)拓宽途径: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重点
(三)完善机制: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关键
(四)注重实践: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核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离乡”到“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基于H省Z市1231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J]. 罗敏.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9)
[2]论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感生成[J]. 高毅波,薛忠义.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6)
[3]论新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变革方向[J]. 王雄瑾.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6)
[4]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 耿俊茂. 社会科学家. 2019(05)
[5]大学生培养:领导力与追随力哪个更重要?[J]. 吴维库.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6]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研究[J]. 张渊.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1)
[7]微时代“95后”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 董杜斌,王晓霞.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05)
[8]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及开发策略——基于新疆高校的问卷调查[J]. 刘追,张志菲.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2)
[9]大学生公共领导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秀峰,祝军,柯江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11)
[10]工科院校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现状分析[J]. 陈文,李江涛,杜长州,王思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8)
本文编号:3377851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深远意义
二、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个人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观念: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主旨
(二)拓宽途径: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重点
(三)完善机制: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关键
(四)注重实践: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核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离乡”到“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基于H省Z市1231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J]. 罗敏.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9)
[2]论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感生成[J]. 高毅波,薛忠义.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6)
[3]论新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变革方向[J]. 王雄瑾.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6)
[4]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 耿俊茂. 社会科学家. 2019(05)
[5]大学生培养:领导力与追随力哪个更重要?[J]. 吴维库.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2)
[6]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研究[J]. 张渊.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1)
[7]微时代“95后”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 董杜斌,王晓霞.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05)
[8]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及开发策略——基于新疆高校的问卷调查[J]. 刘追,张志菲.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2)
[9]大学生公共领导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秀峰,祝军,柯江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11)
[10]工科院校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现状分析[J]. 陈文,李江涛,杜长州,王思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8)
本文编号:3377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7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