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新形势下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8:14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藏高校学生是西藏地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民族团结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西藏地区的繁荣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西藏进行分化,手段花样也不断翻新。新的形势对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藏高校也就成为反分裂斗争的前沿,也是分裂集团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最主要阵地。因此,分析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探讨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至关重要。 目前,西藏高校已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区情等决定了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广泛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密切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力和战斗力,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西藏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通过走访、座谈、参考相关文献材料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了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取得的基本经验和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掌握和运用丰富的实际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从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适合西藏高校具体实际情况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期望探索出一条适合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道路。 本论文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章,绪论。陈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为依据,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概述。 第二章,西藏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梳理了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年来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取得的成效,分析阐述了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性,以及西藏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章,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多个视角客观分析总结了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客观的进行原因分析。 第四章,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研究。在研究现状及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细则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西藏由于其自然、历史、文化等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他地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西藏本地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的道路和有效对策。
【关键词】:西藏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5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4
  • 1.2.1 国外研究13
  • 1.2.2 国内研究13-14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的创新点15
  • 1.5 民族团结教育相关概述15-20
  • 1.5.1 民族15-16
  • 1.5.2 民族问题16-17
  • 1.5.3 民族团结17-18
  • 1.5.4 民族团结教育18-20
  • 第2章 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20-29
  • 2.1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程20-22
  • 2.1.1 初步形成和探索期20-21
  • 2.1.2 调整和发展期21
  • 2.1.3 挑战和逐步完善期21-22
  • 2.2 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效22-24
  • 2.2.1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成效22-23
  • 2.2.2 加强宣传,营造了团结和谐校园氛围23
  • 2.2.3 形成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23-24
  • 2.3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性24-26
  • 2.3.1 广泛性24
  • 2.3.2 长期性24-25
  • 2.3.3 复杂性25
  • 2.3.4 艰巨性25-26
  • 2.4 西藏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26-29
  • 2.4.1 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27
  • 2.4.2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团结27-28
  • 2.4.3 有利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28
  • 2.4.4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西藏稳定昌盛28-29
  • 第3章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9-41
  • 3.1 调查计划和实施情况29-30
  • 3.1.1 调查目的29
  • 3.1.2 调查时间、对象和方式29
  • 3.1.3 数据分析方法29
  • 3.1.4 调查内容29-30
  • 3.2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调查30-35
  • 3.2.1 学生民族团结的综合素质30-32
  • 3.2.2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总体情况32-35
  • 3.3 调查分析的基本结论35-38
  • 3.3.1 学生民族团结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5-36
  • 3.3.2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较单一36
  • 3.3.3 没有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36-37
  • 3.3.4 民族团结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不理想37
  • 3.3.5 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规范37
  • 3.3.6 教师的质量、数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7-38
  • 3.4 原因分析38-41
  • 3.4.1 “三股势力”不断渗透38
  • 3.4.2 受到西藏宗教氛围的影响38-39
  • 3.4.3 学生自身的因素39
  • 3.4.4 高校教育的影响39-40
  • 3.4.5 网络媒体的影响40-41
  • 第4章 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研究41-56
  • 4.1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原则41-43
  • 4.1.1 增进认识统一思想41
  • 4.1.2 以人为本科学施教41-42
  • 4.1.3 点滴全面持续42-43
  • 4.1.4 规范管理注重实效43
  • 4.2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43-48
  • 4.2.1 加强民族理念教育43-44
  • 4.2.2 加强民族理论教育44-45
  • 4.2.3 加强民族政策教育45-46
  • 4.2.4 加强国家法律法规教育46-47
  • 4.2.5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47-48
  • 4.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方法48-56
  • 4.3.1 主战场——高校48-53
  • 4.3.2 基础环节——家庭53-54
  • 4.3.3 环境保障——良好的社会氛围54-56
  • 结语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一60-63
  • 附录二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康春英;对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01期

2 赵健君;;论我国民族团结政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玉宝;;政治稳定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刘勋昌;;我国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探析[J];前沿;2010年06期

6 金天明 ,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4期

7 陈进;;西藏高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钱彤 金学耕 陆斌;[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礼永;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颉欢;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

3 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范闻霖;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军;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艾;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鸿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大理学院;2012年

8 吴桂群;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黄涛;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46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