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史的梳理逻辑
发布时间:2021-11-22 23:48
民族教育史的梳理,需要基于主客性与主体间性相统整、教育性与社会性相融合的研究立场。坚持"内涵——外延"式的个体性和从属性研究原则。在史料搜集场域、史料采撷方式、史料甄选标准以及对史料的历史评判和价值分析等各个环节,秉持"教育场域与非教育场域""主流与非主流""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教育与教化"双向观照的价值取向。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系统聚焦民族教育底色、民族教育思想及民族教育语言等内容。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教育史梳理的研究立场
(一)坚持“主客性”与“主体间性”相统整的立场
(二)坚持“教育性”与“社会性”相统整的立场
二、民族教育史梳理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从属性原则
(二)坚持个体性原则
三、民族教育史梳理的价值取向
(一)教育场域与非教育场域的双向观照
(二)“主流”与“非主流”的双向观照
(三)“精英”与“大众”的双向观照
(四)“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观照
(五)“教育”与“教化”的双向观照
四、民族教育史梳理的聚焦内容
(一)宏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二)中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三)微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思考[J]. 吴明海.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6)
[2]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的视角与视野[J]. 张斌贤.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4)
[3]民族教育史学科体系初探[J]. 喻永庆,孟立军. 民族教育研究. 2015(03)
[4]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喻永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5]价值观念与研究路径——关于开展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 张学强,王江荷. 民族教育研究. 2010(01)
[6]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研究: 历史、成就与问题[J]. 常永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01)
[7]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料编辑的思考[J]. 程方平. 民族教育研究. 1998(04)
本文编号:3512682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教育史梳理的研究立场
(一)坚持“主客性”与“主体间性”相统整的立场
(二)坚持“教育性”与“社会性”相统整的立场
二、民族教育史梳理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从属性原则
(二)坚持个体性原则
三、民族教育史梳理的价值取向
(一)教育场域与非教育场域的双向观照
(二)“主流”与“非主流”的双向观照
(三)“精英”与“大众”的双向观照
(四)“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观照
(五)“教育”与“教化”的双向观照
四、民族教育史梳理的聚焦内容
(一)宏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二)中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三)微观层面的民族教育史学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思考[J]. 吴明海.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6)
[2]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的视角与视野[J]. 张斌贤.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4)
[3]民族教育史学科体系初探[J]. 喻永庆,孟立军. 民族教育研究. 2015(03)
[4]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喻永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5]价值观念与研究路径——关于开展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 张学强,王江荷. 民族教育研究. 2010(01)
[6]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研究: 历史、成就与问题[J]. 常永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01)
[7]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料编辑的思考[J]. 程方平. 民族教育研究. 1998(04)
本文编号:3512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51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