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9:23
本文关键词: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的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理论本身、不断吸收批判声音来完善理论的过程和阶段。学者们通常运用最新的转化学习理论成果于研究中,而不太关注理论本身的发展,但探索理论的演进过程具有极大的价值。只有我们关注理论的发展历程,思考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总结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理论者如何构建这一过程,以及对理论如何进行批判,这样才能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理论。对理论本体发展的研究,无论是推动成人学习理论研究者进行理论创新,还是促进成人教育实践工作者加强实践应用,都离不开对理论发展本身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既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研究者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也能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对转化学习理论的发展研究有助于影响成人学习理论建设,有助于推动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有助于改革传统成人学习模式和实现有效学习。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基本方法对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进仃系统研究。以转化字习理论友展阶段的时间顺序为纵向发展的基本线索为明线,以转化学习理论本身的历史演化逻辑为暗线,对美国转化学习理论从1975年发展至今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成果进行分析,划分出发展阶段,梳理出每一阶段的历史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著作等,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梳理其发展的脉络体系,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总结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和理论运用范畴,并做出评价,对成人转化学习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认识。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基、社会学等基础。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脉络,其划分依据有哲学依据、社会学依据、理论发展内在依据、三种依据的内在联系。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端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近40年的理论发展变迁中,体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每一阶段的一般特征及规律。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或时期:第一阶段为形成时期(1975—1980s),发展脉络为1.引发理论开端——“妇女重返校园学习”;2.夯实理论基础——“多学科思想的借鉴”;3.创造理论萌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特点表现为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新的思想体系的萌芽创造条件,借鉴理论家的成熟思想,为转化学习理论的生成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为扩充时期(1980s—1990s),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为1.扩充理论内涵——“学习领域和反思概念”;2.扩展理论广度——理想条件和转化方式3.初现体系端倪——“方式、条件及过程的融合”;4.批判呼声浮出水面——“注重个体性忽视社会性”,其特点表现为理论内涵更加丰富,批判为理论发展创造条件,理论体系初现端倪。第三阶段为变革时期(1990s—2000s),1.深化理论深度—“反思类型与理性对话;2.开发理论视角——“跨学科发展意义观点”;3.修正理论阶段——“转化过程的调整”;4.批判呼声百家争鸣——“多重自我及环境的重要性”;5.管窥理论走向——“全面综合方向发展”。其特点为跨学科的研究分析拓宽了转化学习理论研究的视角,深入挖掘理论深度及优化理论阶段,不同视角的批判呼声高涨,使研究朝着全面综合的方向发展。第四阶段为丰富时期(21世纪以来),1.完善理论维度—-“从认知层面到情感精神层面”;2.明晰理论流派——“形成多视角的派别”;3.综合理论体系——“走向一体化的进程”。其特点表现为专业术语更加准确,话语体系更加丰富,对于批判有的放矢地吸收,理论趋于完善。对理论本体的发展研究从核心要素、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理论流派着手,最终归纳出转化学习理论目前的理论构架,主要从理论来源、核心要素、转化条件、转化过程及其主要流派来整合。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架构中的核心要素包括个体经验(individual experience)、意义结构(distortion meaning structure)、扭曲的意义观点(meaning perspectives)、批判性反思(critical reflection)、理性对话(dialogue)、综合导向(holistic orientation)、社会意识(awareness of context)、真诚关系(authentic relationship)。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的转化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转化过程的阶段论包括Stephen Brookfield的5阶段论、Jack Mezirow的10阶段论、Jane Taylor的3水平6阶段论、Patricia Cranton的综合阶段论。每一种阶段论的的共同之处可以归纳为触发事件阶段、批判性反思阶段、形成假设阶段和融入阶段。转化学习理论的流派众多,从最初的四种流派到五种,直至现在发展为八种主要流派,它们分别是1.麦基罗的观点转化学习观、2.保罗·弗莱雷的社会解放转化学习观、3.精神分析的转化学习观、4.道尔茨的精神发展转化学习观、5.文化—一精神的转化学习观、6.神经生物转化学习观、7.种族为本的转化学习观、8.全球整体的转化学习观。预示和探讨了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趋势。根据对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研究,探索出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规律及特征。从中探索出理论发展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由个体向社会、静态向动态、单一向多维、分散到整合的规律。本文旨在探索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阶段、发展的构架、发展的特点、发展的规律,以期挖掘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的借鉴意义。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主要体现在核心要素的新发展对我国转化学习理论的借鉴,关于运用批判性反思如何深化我国对转化学习的借鉴,关于转化学习理论的转化条件在我国实践中的运用,关于转化过程的阶段论的在实践中如何取舍,关于转化学习理论发展流派的新取向的启示。
【关键词】:转化学习 成人 理论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29.712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绪论13-34
- (一) 研究缘由13-15
- 1. 时代之趋: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13
- 2. 现实之困:国内外对转化学习研究的巨大落差13-14
- 3. 理论之需:作为“新的成人教育学”的中心地位的要求14-15
- 4. 未来之路:转化学习亟待寻求完整的理论体系15
- (二) 研究综述15-23
- 1. 国外研究述评16-20
- 2. 国内研究述评20-23
- (三) 概念界定23-26
- 1. 成人23-24
- 2. 转化24
- 3. 转化学习24-26
- 4. 发展26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26-32
- 1. 研究思路26-31
- 2. 研究方法31-32
- (五) 研究目的和意义32-34
- 1. 研究目的32
- 2. 研究意义32-34
- 一、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基础34-40
- (一) 教育学基础34-36
- (二) 人类学基础36
- (三) 心理学基础36-37
- (四) 社会学基础37-40
- 二、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脉络40-58
- (一) 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脉络的划分依据40-43
- 1. 哲学依据40-41
- 2. 社会学依据41
- 3. 理论发展内在依据41
- 4. 三种依据的内在联系41-43
- (二) 形成时期(1975——1980s)43-45
- 1. 引发理论开端——“妇女重返校园学习”43-44
- 2. 夯实理论基础——“多学科思想的借鉴”44
- 3. 创造理论萌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4-45
- (三) 扩充时期(1980s——1990s)45-48
- 1. 扩充理论内涵——“学习领域和反思概念”45-46
- 2. 扩展理论广度——理想条件和转化方式46-47
- 3. 初现体系端倪——“方式、条件及过程的融合”47-48
- 4. 批判呼声浮出水面——“注重个体性忽视社会性”48
- (四) 变革时期(1990s——2000s)48-54
- 1. 深化理论深度——“反思类型与理性对话”49
- 2. 开发理论视角——“跨学科发展意义观点”49-51
- 3. 修正理论阶段——“转化过程的调整”51-52
- 4. 批判呼声百家争鸣——“多重自我及环境的重要性”52-54
- 5. 管窥理论走向——“全面综合方向发展”54
- (五) 丰富时期(21世纪以来)54-58
- 1. 完善理论维度——“从认知层面到情感精神层面”54-55
- 2. 明晰理论流派——“形成多视角的派别”55-56
- 3. 综合理论体系——“走向一体化的进程”56-58
- 三、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架构58-72
- (一) 核心要素58-62
- 1. 个体经验(individual experience)58
- 2. 意义结构(distortion meaning structure)58
- 3. 扭曲的意义观点(meaning perspectives)58-59
- 4. 批判性反思(critical reflection)59
- 5. 理性对话(dialogue)59-60
- 6. 综合导向(holistic orientation)60
- 7. 社会意识(awareness of context)60-61
- 8. 真诚关系(authentic relationship)61-62
- (二) 转化条件62-63
- 1. 内部条件62-63
- 2. 外部条件63
- (三) 转化过程63-65
- 1. Stephen Brookfield的5阶段论63
- 2. Jack Mezirow的10阶段论63-64
- 3. Jane Taylor的3水平6阶段论64-65
- 4. Patricia Cranton的综合阶段论65
- (四) 主要流派65-72
- 1. 麦基罗的观点转化学习观65-67
- 2. 保罗·弗莱雷的社会解放转化学习观67
- 3. 精神分析的转化学习观67-68
- 4. 道尔茨的精神发展转化学习观68-69
- 5. 文化——精神的转化学习观69
- 6. 神经生物转化学习观69-70
- 7. 种族为本的转化学习观70
- 8. 全球整体的转化学习观70-72
- 四、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本体的发展72-74
- (一) 核心要素的发展72
- (二) 理论流派的发展72
- (三) 研究目标的发展72-73
- (四) 研究对象的发展73
- (五) 研究视点的发展73-74
- 五、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趋势74-78
- (一) 国际发展趋势74-75
- (二) 国内发展趋势75-78
- 六、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特征及规律78-82
- (一) 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特征78-79
- 1. 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阶段性78
- 2. 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顺序性78-79
- 3. 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整合性79
- (二) 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规律79-82
- 1. 由个体向社会79
- 2. 由静态向动态79-80
- 3. 由单一向多维80
- 4. 由分散向整合80-82
- 七、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82-90
- (一) 关于核心要素的新发展对我国转化学习理论的借鉴82-83
- (二) 关于运用批判性反思如何深化我国对转化学习的借鉴83-85
- (三) 关于转化学习理论的转化条件在我国实践中的运用85-86
- (四) 关于转化过程的阶段论的在实践中如何取舍86
- (五) 关于转化学习理论发展流派的新取向的启示86-90
- 结语90-94
- 参考文献94-100
- (一) 中文类考文献94-97
-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97-100
- 致谢100-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凡;彭正军;;职场学习新方法的研究[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贾凡;;转化学习的基本理论探究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黄慧;何昭红;;转化学习理论在心理咨询员培训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柳士彬;;成人转换学习及其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5 胡兴元;胡亚慧;;从转化学习理论管窥教师专业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5年09期
6 曹金华;曹爱华;;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5年03期
7 魏静;;成人质变学习理论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2期
8 段寅雪;崔铭香;;论成人教育者在成人质变学习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12年19期
9 刘奉越;杨智榕;;基于专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转化学习[J];职教论坛;2012年34期
10 刘凤存;李书美;;质变学习视角下成人学习者角色定位研究——基于对山东省T医学院英语教师李明(化名)个案故事解读[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秀雅;转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5445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