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助力本地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策略研究——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0 09:29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特殊一员,大多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肩负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时代赋予民族高校传承、传播与创新地域民族文化的新使命。民族高校应与时俱进,借其自身优势,通过创新民族课程生态体系、开发隐性民族课程、教研结合、深度产教融合、借力并助力"一带一路"等有效路径,提升本地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助力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高校发展的历史维度
二、新时代地方民族高校的职责与使命
三、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一)民族文化成就高校科研发展
(二)高校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四、民族高校助力“文化走出去”有效路径
(一)创新民族课程生态体系
(二)开发隐性民族课程
(三)教研结合提升民族文化话语权
(四)政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五)借势“一带一路”,助力“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罗玲. 中国高等教育. 2015(21)
[2]论民族高校办学绩效评价[J]. 夏仕武. 民族教育研究. 2013(06)
[3]跨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高等教育[J]. 张俊豪.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5)
[4]回顾与展望──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J]. 宗群. 民族教育研究. 1994(02)
博士论文
[1]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宋遂周.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研究[D]. 李晶晶.西北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7339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高校发展的历史维度
二、新时代地方民族高校的职责与使命
三、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一)民族文化成就高校科研发展
(二)高校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四、民族高校助力“文化走出去”有效路径
(一)创新民族课程生态体系
(二)开发隐性民族课程
(三)教研结合提升民族文化话语权
(四)政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五)借势“一带一路”,助力“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罗玲. 中国高等教育. 2015(21)
[2]论民族高校办学绩效评价[J]. 夏仕武. 民族教育研究. 2013(06)
[3]跨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高等教育[J]. 张俊豪.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5)
[4]回顾与展望──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J]. 宗群. 民族教育研究. 1994(02)
博士论文
[1]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宋遂周.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研究[D]. 李晶晶.西北民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73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67339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