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27

  本文关键词: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及民族认同感的根本途径。西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西藏中学生在适应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中面临着文化认同的问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可以为西藏中学生在适应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过程中打开一扇窗。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昌都地区初、高级三所中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在条件和实施策略。具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文献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对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重点与难点、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采用“抽象继承法”,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从增强民族团结、提升中学生文化素养及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阐明了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昌都地区初、高级三所中学,从认知表现、情感表现、行为表现三纬度考察了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设计了三个题目,主要从学校教育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第四部分:从文化认同的结构、机制、功能等三方面论述了文化认同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从西藏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西藏现代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共性等三方面阐述了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可能(内在动因)。第五部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了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三个原则和实施策略。三个原则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原则,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条主线相统一的原则;实施策略主要是要改革中等基础教育,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依靠政策、法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材建设,,并列入学校课程教学,二是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改革考核形式。
【关键词】:西藏中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缘由12
  • 1.1.1 教育热点问题12
  • 1.1.2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核心概念界定13-16
  • 1.3.1 中华传统文化13-14
  • 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4-15
  • 1.3.3 文化认同15
  • 1.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15-16
  • 1.3.5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16
  • 1.4 文献综述16-20
  • 1.4.1 国外文献综述16-17
  • 1.4.2 国内文献综述17-20
  • 1.5 研究设计20-22
  • 1.5.1 思路和方法20
  • 1.5.2 研究重点和难点20-21
  • 1.5.3 创新点与不足21-22
  • 第二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与意义22-31
  •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2-28
  • 2.1.1 物质层面22-24
  • 2.1.2 精神层面24-28
  • 2.1.3 注意的问题28
  • 2.2 意义28-31
  • 2.2.1 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28-29
  • 2.2.2 有利于提升西藏中学生文化素养和培养其欣赏文化艺术的能力29
  • 2.2.3 有利于促进西藏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9-31
  • 第三章 昌都地区中学生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分析31-38
  • 3.1 调查说明31
  • 3.1.1 调查方法及范围31
  • 3.1.2 问卷设计说明31
  • 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31-35
  • 3.2.1 认知表现31-32
  • 3.2.2 情感表现32-33
  • 3.2.3 行为表现33-35
  • 3.2.4 总结35
  • 3.3 原因分析35-38
  • 3.3.1 西藏中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35-36
  • 3.3.2 西藏中学生在课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36-37
  • 3.3.3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情况37
  • 3.3.4 总结37-38
  • 第四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可能38-45
  • 4.1 文化认同理论38-40
  • 4.1.1 文化认同的结构38-39
  • 4.1.2 文化认同的机制39
  • 4.1.3 文化认同的功能39-40
  • 4.2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可能40-45
  • 4.2.1 西藏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41
  • 4.2.2 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41-42
  • 4.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文化共性42-45
  • 第五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45-52
  • 5.1 坚持三个原则45-46
  • 5.1.1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45-46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原则46
  • 5.1.3 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条主线相统一的原则46
  • 5.2 加快学校教育革新46-52
  • 5.2.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材建设,并列入课程教学47-49
  • 5.2.2 创新教学方法49
  • 5.2.3 积极的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49-50
  • 5.2.4 建设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50-51
  • 5.2.5 改革考试形式和评估方式51-52
  • 结束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59
  • 发表论文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杨玲;;给法家一个公允的说法——从亚里士多德对法治和人治的比较看先秦法家的“以法治国”[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6期

5 A.威尔森;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张美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年06期

7 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8 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9 孙晓丛;;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年33期

10 刘祖雯;;文化认同——人的健康发展的必然诉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艳喜;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3 耿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雍琳;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族文化认同因素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国新;论西藏传统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宫丽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黄小娟;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D];苏州大学;2008年

8 黄肖静;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年的文化认同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9 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10 杨艳;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87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