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安康的农业人口超过300万,农民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安康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村的进步与农业发展也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水平最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安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安康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其核心职能是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 本研究从安康农广校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安康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近30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和产业特色及人员特点,通过调查、对比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充分阐述了安康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一、简要回顾了安康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成立的背景,分析了学校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学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发展历程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和培训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制约农广校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其根源。 二、研究了影响当前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培训机构的部署模式和运行机制;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职能结构;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的方法,内容以及培训效果;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政府对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培训制度和机制的构建;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目的和要求;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资金的来源及保障;师资力量和基础硬件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等。对农业科技教育、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培养新型农民三类培训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旨在找出农业科技教育体系的最佳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对可行性,必要性和适应性的需求。要把农民对培训的实际需要放在首要地位。在农业科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于目前安康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存在的诸如培训机构的过度集中,培训资源重置和浪费,相关行业部门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和统筹,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展望了安康农广校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农广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框架和新模式。对工作定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培训方法的创新,培训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典型培训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培养和造就农业领军人才,农业学校的任务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四、通过对安康农广校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⑴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正常发展的保证。⑵资源整合和部门间的协作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⑶保持思维清晰和准确定位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⑷制度的完善和自身实力的增加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的基础。⑸不断改革、创新以及拓展发展领域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⑹保证和提高质量是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的生命线。
【关键词】:安康 农业科技教育 农民培训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言11-21
- 1.1 国外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概况11-13
- 1.1.1 国外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现状及特点11-12
- 1.1.2 国外农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优势12-13
- 1.2 国内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概况13-15
- 1.2.0 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形成13
- 1.2.1 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能13
- 1.2.2 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的体系建设13
- 1.2.3 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办学手段:13-14
- 1.2.4 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办学成果14-15
- 1.3 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概况15-20
- 1.3.1 初创阶段—安康市农广校的成立及办学体系的初步形成15-16
- 1.3.2 规范化办学阶段—农广校的评估入位16
- 1.3.3 适应市场阶段—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办学16-18
- 1.3.4 持续发展阶段—打牢办学基础,强化培训职能18-20
- 1.4 研究思路20-21
- 第二章 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21-27
- 2.1 现状21-24
- 2.1.1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21
- 2.1.2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21-22
- 2.1.3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22-24
- 2.2 存在问题24-27
- 2.2.1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24-25
- 2.2.2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25-26
- 2.2.3 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26-27
- 第三章 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模式构建27-36
- 3.1 平利模式27-28
- 3.1.1 “平利模式”的内涵27
- 3.1.2 “平利模式”的主要内容27-28
- 3.1.3 “平利模式”的成效28
- 3.1.4 “平利模式”的发展方向28
- 3.2 白河模式28-31
- 3.2.1 “白河模式”的产生背景28-29
- 3.2.2 “白河模式”的内涵29
- 3.2.3 “白河模式”的主要内容29
- 3.2.4 “白河模式”的服务方式29
- 3.2.5 “白河模式”的功能作用29-30
- 3.2.6 “白河模式”的成效30-31
- 3.3 实施产业链的创新培训模式31
- 3.3.1 分类培训31
- 3.3.2 分段培训31
- 3.3.3 培训、考核、鉴定相结合31
- 3.4 创业培训模式31-32
- 3.4.1 需求分析评价31
- 3.4.2 课程设置评价31-32
- 3.4.3 教学方法评价32
- 3.4.4 学习效果评价32
- 3.4.5 创业成效评价32
- 3.4.6 科技培训的提升效果评价32
- 3.5 新时期农民培训模式32-33
- 3.5.1 农民培训的新模式32
- 3.5.2 农民培训的重点内容32-33
- 3.5.3 农民培训的效果33
- 3.6.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33-36
- 第四章 安康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思考与对策36-40
- 4.1 安康农业教育培训工作定位36
- 4.2 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为创新产业服务36
- 4.3 安康农业教育培训的思考36-38
- 4.3.1 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中心36-38
- 4.3.2 确定培训主体和投资主体38
- 4.4 提高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效果的对策38-40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40-42
- 5.1 结论40
- 5.1.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农广校发展的重要前提40
- 5.1.2 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是农广校发展的内在动力40
- 5.1.3 发挥体系和远程教育优势,是农广校发展的基础40
- 5.1.4 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是农广校可持续的动力源泉40
- 5.1.5 正确分析制约发展因素,是未来农广校前进根本动力40
- 5.2 讨论40-42
- 参考文献42-49
- 致谢49-50
- 作者简介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钟辉;;新时期农广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2 孙业超;陈丛兰;;加强科技教育培训的意义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7期
3 鲍宇;;非农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4 张晓雯;;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强基固本[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就业问题[J];理论参考;2006年11期
6 刘良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09期
7 胡新民;;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金华市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20期
8 刘碧华;;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9 王文娱;谢青玉;;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11年09期
10 张治平;;农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难点与保障措施[J];甘肃农业;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卫良;姜家献;李鲁涛;;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大批高素质职业农民[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程熙;[N];光明日报;2000年
2 中央党校研究员 曾业松;[N];经济日报;2006年
3 市委政策研究室〈农办〉副主任 潘改良;[N];金华日报;2008年
4 徐大胜 彭素琼 周大薇 王志伟;[N];经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德连;精氨酸家族对肉鸡生长和脂肪代谢及肉品质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玲;福建县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吴丽;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杨红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宝琴;宾阳县县乡党校教学改革与农村人才培训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薇;陕西林业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敬芝;农村人力资本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D];河北大学;2008年
7 李虹燕;河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安康市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0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