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对文化交往的现实意义——以贵州榕江县宰荡侗寨“侗汉双语教育”为例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对文化交往的现实意义——以贵州榕江县宰荡侗寨“侗汉双语教育”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开展"侗汉双语教育"试验项目是由贵州本地的学者与外国学者联合策划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是通过一个文化交往的平台,双方建立起一种"语言发展合作伙伴"的关系,拟达到对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语言等的保护作用,使少数民族增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不断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往。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文化交往 本土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项目编号:12JJD710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2
【正文快照】: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今世界,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语言等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拥有本族文化和小语种的族群要避免消亡的命运,只有实现对“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1]正在经历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性影响的人们已逐渐意识到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清醒地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宏炜;;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保护的意义[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生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定位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胡慧勇;;二语习得语误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爱萍;;新编英语教程中的美学欣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胡俊;裴雪梅;;语用前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苏春梅;;以“食”论理的语言范式和文化传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7 李莉,马修地;从学习方式问卷调查看课堂教学[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施淑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9 施淑星;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10 徐军辉;;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修地;孙慧琦;;本科新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调查与分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艾如兰;;汉语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4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杨朝军;英语左偏置构式:功能视角[D];河南大学;2006年
6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8 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胡娟;龙舟竞渡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翠萍;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宣;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现象及相关对应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郡玲;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石化现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梦;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师课堂话语调查分析及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徐琳;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春联及其应用推广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先小平;民俗体育的传承、变迁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苏丽丽;延边朝鲜族传统节日的人类学解读[D];延边大学;2011年
8 柴小宇;论铁凝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D];宁波大学;2009年
9 黄智慧;黎简诗歌与民俗[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罗谚;语境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措拉卓玛;;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琳娜,王爱英;实施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冯常深;;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学体系的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王中兴;;对成人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5 杨凌;;新疆双语教学发展新状态[J];职业时空;2007年13期
6 马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7年04期
7 阿依努尔;;新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张碧兰;;南疆农牧区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胡艳霞;;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4期
10 陈达明;双语教学的前景[J];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洛德;;民族地区“一模”教育浅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孙万里;赵鸣之;;开展双语教学,为广大聋儿的语言康复探索新路[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志涛;;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一些看法[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依然 实习记者 蒋龙珍;地区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N];阿克苏日报;2007年
2 郑梅;双语教学打造会计复合型人才[N];财会信报;2006年
3 记者 刘天亮;新疆推广“双语教学”深入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4 李寅;双语教学,为少数民族学子插上腾飞的双翼[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记者 朱立毅 颜园园;西藏 双语教学贯穿小学到高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木哈拜提·哈斯木;新世纪新疆双语教学:七大变化,三点建议[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记者 王文博;我区以双语教学为载体夯实民族团结基础[N];喀什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牧野;州直双语教学越来越受欢迎[N];伊犁日报(汉);2011年
9 陈学迅;双语教学与双语文化社会系统工程[N];新疆日报(汉);2006年
10 牛锐;各地积极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和师资培训[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艾比班·依米提;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中的教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春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晓晔;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蒙古族小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努尔沙拉.居努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中学双语教学实施状况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跃;新疆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罗贞燕;墨江县“民—汉”双语文教学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对文化交往的现实意义——以贵州榕江县宰荡侗寨“侗汉双语教育”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7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