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师生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3:09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师生互动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随班就读 轻度智障学生 师生互动 自我效能感 自尊
【摘要】:随班就读现已成为我国轻度智障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师生互动作为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发展。本研究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已有研究,首先编制了《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然后,本研究对上海市八所学校的111名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和116名普通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师生互动、自尊、自我效能感特点,探讨了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师生互动与学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自编的《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包含教师正向互动和学生正向互动两个分量表。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教师正向互动分量表萃取教师互动行为、教师情绪反应两个因素,学生正向互动分量表萃取学生情绪反应、学生互动行为两个因素。两个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教师正向互动、学生正向互动、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3)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向互动水平显著高于初中阶段,但教师正向互动、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教师正向互动、学生正向互动、自尊、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4)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情绪反应、自尊、学生互动行为对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师互动行为、教师情绪反应通过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自尊、学生互动行为和学生情绪反应而间接影响其学业自我效能感。 综合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提高师生互动水平能直接和间接地对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对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随班就读 轻度智障学生 师生互动 自我效能感 自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64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1-26
- 1 问题的提出11-12
- 2 研究综述12-26
- 2.1 智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概况12-13
- 2.2 师生互动研究13-19
- 2.3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研究19-21
- 2.4 智力障碍者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研究21-22
- 2.5 师生互动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影响的研究22-23
- 2.6 已有研究的简评23-24
- 2.7 本研究的意义24-26
- 第二部分 《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的编制26-34
- 1 《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的维度和题目26
- 2 预测试的被试26-27
- 3 预测调查表的同质性27-29
- 3.1 共同性和因素负荷量27-29
- 3.2 信度29
- 4 形成正式调查表29-30
- 5 正式调查表的信效度检验30-34
- 5.1 效度检验30-33
- 5.2 信度检验33-34
- 第三部分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师生互动、自尊、自我效能感研究34-49
- 研究一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师生互动、自尊、自我效能感特点研究34-40
- 1.1 研究目的34
- 1.2 研究对象34-35
- 1.3 研究工具35-36
- 1.4 结果与分析36-40
- 研究二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师生互动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40-49
- 2.1 研究目的40
- 2.2 研究对象40
- 2.3 结果与分析40-49
- 第四部分 讨论49-57
- 1 《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的维度和信效度49-50
- 2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师生互动特点50-52
- 3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特点52-53
- 4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的师生互动与学业效能感的关系53-57
- 第五部分 总结57-60
- 1 研究结论57-58
- 2 研究不足之处及后继展望58-60
- 附录60-65
- 参考文献65-72
- 后记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光圆;176名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11期
2 李虹;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印小青;论师生互动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魏运华;;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与人格建构[J];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5 薛文霞;;小学儿童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6 何嘉;;课堂互动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3期
7 梁兵;试论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9 林崇德,王耘,姚计海;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10 魏运华;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539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3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