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9:40

  本文关键词: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读学校学生 情绪与行为问题 亲子关系 亲子依恋 亲子互动训练


【摘要】:在本次研究对重庆某工读学校的亲子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工读学校学生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据上海市某中学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就是亲子矛盾。已有很多研究都表示,亲子依恋对儿童或青少年的工读学校学生问题存在相关作用。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儿童或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更少。因此本研究从内在心理因素出发,以依恋理论为基础,通过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亲子互动训练为干预策略对此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调查工读学校学生的亲子关系现状与亲子互动质量,以及亲子互动训练对亲子关系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采用依据美国亲子互动治疗为基础设计符合青少年的亲子互动方案,对重庆某私立工读学校15名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实验,在8-9月两个月为介入前观察期,,实验介入期分别为10、11、12月共3个月,训练总共12个周期的训练次数,每次2小时的实验干预。研究采用《亲子亲和问卷》、《亲子依恋量表》进行5次测量的对比研究,最终的效果评估除了测量,还采取了他人评估、自我评估、后续追踪评估等方式进行。本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为理论研究部分,包括问题提出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内容。第二部分作为论文主体的部分,旨在介绍研究的实施与研究结果的介绍。第三部分就是结论部分,包括对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以及展望作出相关阐释。 研究结果表明,具体如下: 1、对重庆某两所工读学校37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等对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工读学校学生的亲子现状与问题。结果显示,在本样本中,有82.7%的学生亲子关系存在严重问题;并且与父亲相处比与母亲相处更存在问题。在亲子关系调查研究的分布情况来看,女生与男生的亲子在存在问题方面有所差异。 2、其次,采用访谈法对研究被试的亲子互动及家庭情况进行考察。访谈结果以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进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者在家庭情感及亲子互动情况不太良好,如缺乏沟通、很少情感表达、家庭认同与支持不足等等。 3、最后,对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的干预研究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运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方式包括他人评估、自我评估与自我报告以及量表测评结果。其结果表明,亲子互动训练对亲子关系、及亲子 4、依恋都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亲子依恋中言语沟通因子、情绪表达因子、情感分享因子、积极倾听因子对亲子依恋的增强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产生共情因子、尊重信任因子、家庭支持因子、接受现实因子对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亲子依恋中各因子对工读学校学生女生的影响比男生更为显著。 总而言之,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研究假设,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工读学校学生 情绪与行为问题 亲子关系 亲子依恋 亲子互动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65;G7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2-18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2-16
  • 1.1.1 研究背景12-15
  • 1.1.2 问题提出15-16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概念界定17-18
  • 1.3.1 工读学校学生17
  • 1.3.2 亲子依恋17
  • 1.3.3 亲子互动训练17-18
  • 2 文献综述18-29
  • 2.1 工读学校学生之相关研究18-21
  • 2.1.1 工读学校学生的定义与特征18
  • 2.1.2 教育干预之研究18-20
  • 2.1.3 教育安置之研究20-21
  • 2.2 亲子依恋之相关研究21-24
  • 2.2.1 亲子依恋之研究21-23
  • 2.2.2 情绪与行为问题学生亲子依恋23-24
  • 2.3 亲子互动训练之相关研究24-28
  • 2.3.1 亲子互动训练的的意涵与理论机制24-25
  • 2.3.2 亲子互动训练的研究项目25-27
  • 2.3.3 亲子互动训练对亲子依恋之影响研究27-28
  • 2.4 对以往的分析28-29
  • 3 研究设计29-39
  • 3.1 研究架构29-30
  • 3.2 研究内容30
  • 3.3 研究方法30-31
  • 3.3.1 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研究范式30
  • 3.3.2 单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准实验设计30-31
  • 3.4 实验干预方案31-35
  • 3.4.1 亲子互动训练参与对象31
  • 3.4.2 亲子互动训练前准备要素31
  • 3.4.3 亲子互动训练的内容31-35
  • 3.5 研究工具35-36
  • 3.6 研究对象36-37
  • 3.7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37-38
  • 3.7.1 量化分析37
  • 3.7.2 质化分析37-38
  • 3.8 效果评估38-39
  • 4 研究结果39-55
  • 4.1 干预前调查结果分析39-47
  • 4.1.1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关系总体现状分析39-40
  • 4.1.2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关系的特征分布分析40-41
  • 4.1.3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沟通互动问题造成原因分析41-47
  • 4.2 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干预效果分析47-53
  • 4.2.1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前、后测各因子比较分析47-49
  • 4.2.2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测量总体得分情况分析49-50
  • 4.2.3 亲子互动对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影响的回归分析50-53
  • 4.3 亲子互动训练结束时的效果评估53-54
  • 4.3.1 亲子互动训练结束时他人评估53-54
  • 4.3.2 参与训练的工读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估54
  • 4.3.3 参与对象的自我报告54
  • 4.4 后续追踪评估54-55
  • 5 分析与讨论55-61
  • 5.1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关系调查分析55-56
  • 5.1.1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关系现状55
  • 5.1.2 工读学校学生与父母亲关系的不同特征55-56
  • 5.2 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互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56-58
  • 5.2.1 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质量56-57
  • 5.2.2 家庭教养方式问题57
  • 5.2.3 家庭成员之间情绪分享情况57-58
  • 5.2.4 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认同度58
  • 5.3 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之干预效果分析58-61
  • 5.3.1 干预前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评估结果58-59
  • 5.3.2 亲子互动训练对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干预59
  • 5.3.3 亲子依恋与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59-61
  • 6 结论61-63
  • 7 研究创新、不足与建议63-65
  • 7.1 研究的创新点63
  • 7.2 研究的不足63-64
  • 7.3 研究的建议64-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 A69-70
  • 附录 B70-71
  • 附录 C71-72
  • 附录 D72-73
  • 附录 E73-77
  • 致谢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远蒂;成都十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5期

3 蒋京川;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郑希付;良性亲子关系创立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5 骆劲华;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的关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争艳;王军英;;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亲子沟通之关系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刘秀珍;许家成;徐胜;;我国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邓小平;张林;;当前中学生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年14期

9 吴承红,傅安球,武珍,谢津津;小学离异家庭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状况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2期

10 金灿灿;邹泓;曾荣;窦东徽;;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639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39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