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谈读书与学问
本文关键词:唐君毅谈读书与学问
【摘要】:唐君毅谈读书与学问,有两个重要的维度:在理念上,特别讲求一个"活"字,读书、学问要"活";在精神境界上,砥砺后学立天下公义的宏大志愿,要有超凡入圣的胸怀,成就德性的人生。细绎其言,可见很多主张与儒家的思想深有关联,也是他作为新儒家关于历史文化和人生意义思考的重要表达。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唐君毅 读书 “活” 立志
【分类号】:G792
【正文快照】: 唐君毅先生(1909-1978)生于四川宜宾,193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是现代著名学者,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生前著述宏富,撰有《道德自我之建立》《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等书。唐先生幼承庭训,一生受书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兆锋;;钱穆论读书[J];新世纪图书馆;2014年10期
2 杨永明;牟华林;;大陆唐君毅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罡;;20世纪儒教问题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李慧玲;;论生活伦理同一性在宋代何以确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曾维伦;20世纪的“中体西用”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徐庆文;;“整理国故”运动再认识[J];当代儒学;2011年01期
5 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方朝晖;从儒学的宗教性谈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赵玲玲;古明堂与希腊神庙——论中西方文化艺术精神之表征[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邓曦泽;;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迟成勇;;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何一;;民族主义与儒道归宗——唐君毅文化人格的精神底色[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3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孟令兵;圆融无碍的生生之美[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美丰,闫顺利;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唐君毅新儒家思想[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刘国强;从人生之艰难、罪恶之根源说儒家返本开新的道德教育进路——新儒家唐君毅的启发[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何仁富;;儒家与中国“人文中心”的文化精神——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何仁富;;唐君毅论儒家事业的内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张晚林;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上)——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6 成守勇;;唐君毅哲学观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7 刘国强;;略说唐君毅先生之不可及——一位常令人怀念的老师[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8 刘国强;;由儒家圣贤典范看教师人格——以孔子、唐君毅先生为例[J];中国德育;2007年09期
9 何一;;民族主义与儒道归宗——唐君毅文化人格的精神底色[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10 龙佳解,杨常倩;“自觉地求表现”与“自觉地求实现”──评唐君毅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比较和照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唐君毅人文主义的科学发展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2 何仁富;唐君毅先生的生命与学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3 成守勇;;唐君毅哲学观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4 熊吕茂;;论唐君毅的文化观[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汪丽华;;谢廷光的德行与唐君毅的性情教育——唐君毅生命人格与思想的生命教育意义研究(1)[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6 谢美英;袁智敏;;唐君毅思想研究的多维视野——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侧记[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7 熊吕茂;;论唐君毅的艺术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熊吕茂;;论唐君毅的历史观[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熊吕茂;;唐君毅的哲学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刘俊哲;;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肖启明;唐君毅作品系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张倩;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N];光明日报;2011年
3 李亮;唐君毅:当代新儒学集大成[N];四川日报;2003年
4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张倩;唐君毅论为人之学[N];光明日报;2014年
5 朴玉;文化巨人 魂兮归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6 高旭东;文学与哲学的比较研究概观[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孔兆政;儒家视域中的个人与社群[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侠;亦现实亦超越[D];河北大学;2008年
2 刘基源;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程二岗;唐君毅先生科学观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露;唤醒与超越—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胡慧莲;太和世界的开显[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邓爽;唐君毅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韩建夫;唐君毅境界说之感通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甲河;唐君毅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龙;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徐宏伟;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7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