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1:15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要】:运动员由于其职业身份的特殊性,所有运动员退役后均需要面对职业转换的问题,如何帮助运动员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目前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调查2008年至2013年北京市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入手,通过对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对于在未来就业意向、知识能力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在结合北京市体育产业现状和相关体育行业市场就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员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与原则,构建了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研究认为:目前北京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现状,为运动员职业转换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和引导优秀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进入相关体育行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上要坚持就业为导向原则、“取长补短”原则、培养职业迁移能力原则、“理实一体”原则、专业课程方向模块化原则;课程体系由职业规划、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课程四个部分构成。职业能力部分由健身教练理论实践与运动康复系列课程、体育服务与行政管理系列课程、竞技运动教练员理论实践与体育教师理论实践系列课程三个模块组成,运动员可根据未来就业意向进行自由选择。研究建议:要在运动员群体中加强职业转换过渡期的宣传工作,建立运动员职业辅导的专门机构和合理的保障制度,从而有效推进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工作的开展。在课程体系方面,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吸引行业专家进入到课堂中。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运动员职业实践、转型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 转换过渡期 职业辅导 课程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75;G8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选题依据10-12
- 1.2 研究意义12
- 2 文献综述12-18
- 2.1 关于运动员退役保障政策的研究12-14
- 2.2 关于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现状及问题原因的研究14-15
- 2.3 关于运动员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研究15-18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8-19
- 3.1 研究对象18
- 3.2 研究方法18-19
- 3.2.1 文献资料法18
- 3.2.2 问卷调查法18
- 3.2.3 专家咨询法18
- 3.2.4 数理统计法18-19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9-52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0
- 4.1.1 优秀运动员的定义19
- 4.1.2 转换过渡期的定义19
- 4.1.3 职业辅导的定义19-20
- 4.1.4 课程体系的定义20
- 4.2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20-32
- 4.2.1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退役现状调研分析20-23
- 4.2.2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情况调研分析23
- 4.2.3 北京市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分析23-24
- 4.2.4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职业辅导相关课程、知识需求调研分析24-27
- 4.2.5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调研分析27-29
- 4.2.6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岗位前景分析29-31
- 4.2.7 运动员群体强势职业特征分析31-32
- 4.3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32-35
- 4.3.1“以人为本”原则32-33
- 4.3.2 以就业为导向原则33
- 4.3.3“取长补短”原则33-34
- 4.3.4 培养培养迁移能力原则34
- 4.3.5“理实一体”原则34-35
- 4.3.6 职业能力模块选修原则35
- 4.4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转换过渡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构建方案35-52
- 4.4.1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35-37
- 4.4.2 课程体系学时设计37
- 4.4.3 课程体系课程设计37-40
- 4.4.4 课程体系实施设计40-50
- 4.4.5 课程体系保障措施50-52
- 5 结论与建议52-55
- 5.1 结论52-53
- 5.2 建议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强;;我国运动员退役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2 吴煜辉;倪亚兰;何文文;;高职院校优秀大学生职业人格特征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年02期
3 张雨婷;;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优劣势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3期
4 沈雅雯;;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境及其出路[J];企业导报;2013年02期
5 肖秀显;周文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戚雪枫;冯晓露;;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的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11期
7 张建强;杨晓丽;邵国华;;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11期
8 李燕荣;;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1年36期
9 徐开春;刘建;;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胡弼成;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788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8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