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游戏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17 03:19
本文关键词:体感游戏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
【摘要】: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伴有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等特征。孤独症病因不明,持续终生,积极的干预是改善孤独症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体感游戏(Motion Sensing Games)是指依赖于体感技术而实现的、通过肢体动作进行操作的互动电子游戏。近年,体感游戏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干预研究日渐增多,效果也逐渐得到证实。为探索体感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动作技能(Motor Skills)和日常生活技能(Daily Living Skills)等领域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共选取60名孤独症儿童参与实验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数量均为30名。实验组接受体感游戏(即康复游戏训练系统,V1.0)的干预,由治疗师或教师对实验组儿童进行每周1-2次,每次30分钟,不少于8周的干预训练。该体感游戏根据孤独症儿童的需求和特点而研发,包含智力康复程序、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上肢康复程序、下肢康复程序和休闲保健程序等五个模块。对照组不接受体感游戏干预。在实验前后采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PEDI)对两组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智力康复程序、基本知觉与认知康复程序、上肢康复程序、下肢康复程序和休闲保健程序等游戏模块的使用次数百分比分别为31%、7%、23%、10%和29%。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社会技能、动作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组别和前后测交互效应均显著,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后测分数显著高于前测分数,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体感游戏是较为综合、全面的干预方法,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动作技能和日常活动技能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影响,表明体感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孤独症 体感游戏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6;R749.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13
- 1.2 文献综述13-22
- 1.2.1 体感游戏13-14
- 1.2.2 动作技能与孤独症儿童的发展14-15
- 1.2.3 体感游戏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应用15-22
- 1.3 问题提出22
- 1.3.1 研究目标22
- 1.3.2 研究内容22
- 1.4 研究意义22-24
- 2 对象与方法24-28
- 2.1 研究对象24
- 2.2 干预工具24-25
- 2.3 评估工具25-26
- 2.4 实验过程26-27
- 2.5 数据分析27-28
- 3 结果28-33
- 3.1 体感游戏的使用情况28
- 3.2 体感游戏的干预效果28-33
- 3.2.1 相关分析28-29
- 3.2.2 干预效果29-33
- 4 讨论33-45
- 4.1 关于体感游戏的内容33-37
- 4.2 体感游戏的干预效果37-43
- 4.2.1 孤独症儿童三项能力的关系37-38
- 4.2.2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38-40
- 4.2.3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动作技能40-42
- 4.2.4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42-43
- 4.3 应用体感游戏的意义与价值43-45
- 5 结论与展望45-48
- 5.1 体感游戏的有效性45
- 5.2 研究的创新性45-46
- 5.3 本研究的不足46
- 5.4 启示与经验46-48
- 参考文献48-53
- 附录53-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艳虹;雷显梅;胡晓毅;;国外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研究状况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2 刘丽红;;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具身认知思想[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01期
3 代艾波;瞿畅;朱小龙;于陈陈;;体感交互技术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4 丁晨;王君泽;瞿畅;高瞻;;Kinect体感交互技术及其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5 魏寿洪;王雁;;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866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86696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