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
发布时间:2017-09-28 10:36
本文关键词: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
【摘要】:本研究围绕“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这一主题展开,主要内容是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量表的编制过程和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现状分析,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研究。在综述感知觉的概念、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及国内外感知觉评估量表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编制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工具的必要性及本量表编制“2+2+2”的理论构想。第二部分,在参考以往量表和感知运动训练课程指南基础上,结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确定量表的框架和测题库。第三部分,总结专家的多次讨论和特殊教育一线教师试测后意见,形成初始量表。第四部分,以上海市31名特殊儿童为初始量表被试,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第五部分,以上海市90名特殊儿童为正式量表被试,验证正式量表的信效度。第六,以上海市181名3~6岁普通儿童为被试,建立百分等级和T分数常模。第七,正式量表被试中智力障碍儿童75名,其他类特殊儿童人数不满足统计学对被试量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仅分析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的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全量表测题CR值为2.095~35.620。全量表和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在0.825~0.98之间,两评分者间Pearson(?)目关系数在0.860~0.989之间,评分者间百分比一致性在81.85~91.39%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678~0.884之间。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显著低于学前普通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在不同年级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智力障碍儿童对标准化材料的感知觉能力优于对生活化材料的感知。
【关键词】:特殊儿童 感觉 知觉 量表编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6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3-32
- 1 问题提出13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6
- 2.1 特殊儿童的概念13
- 2.2 感知觉的概念13-16
- 3 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16-22
- 3.1 视觉16-17
- 3.2 听觉17-18
- 3.3 嗅觉和味觉18-19
- 3.4 肤觉19
- 3.5 内部感觉、平衡觉和本体觉19
- 3.6 空间知觉19-21
- 3.7 时间知觉21-22
- 4 感知觉能力对儿童发展的作用22-23
- 4.1 感知觉能力促进儿童脑发育22
- 4.2 感知觉能力启动和完善儿童运动22
- 4.3 感知觉能力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22-23
- 4.4 感知觉能力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23
- 4.5 感知觉能力对儿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作用23
- 5 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的研究23-26
- 5.1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23-25
- 5.2 自闭症儿童感知觉能力25-26
- 5.3 脑瘫儿童感知觉能力26
- 6 国内外常用的感知觉量表简介26-30
- 6.1 感觉能力评估量表26-28
- 6.2 知觉动作评估量表28-29
- 6.3 某一领域感知觉评估量表29-30
- 6.4 孤独症儿童感知评估表30
- 7 研究的意义30-32
- 7.1 丰富特殊儿童能力评估量表30
- 7.2 深化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量化研究30
- 7.3 推动特殊儿童评估机制运行30-31
- 7.4 指导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训练31-32
- 第二部分 研究构想32-35
- 1 研究假设32-33
- 1.1 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定义32
- 1.2 特殊儿童感知觉量表的理论构想32-33
- 2 研究目的33
- 3 研究思路33-34
- 4 研究方法34-35
- 第三部分 特殊儿童感知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和研究35-66
- 1 量表结构的确定35-36
- 1.1 初步构想结构35
- 1.2 专家讨论35-36
- 1.3 形成量表的结构36
- 2 量表测题的编写36-37
- 2.1 量表条目的设定36-37
- 2.2 专家讨论37
- 2.3 形成预测量表37
- 3 预测量表的研究37-39
- 3.1 研究目的37
- 3.2 研究过程37-38
- 3.3 研究结果分析38
- 3.4 初始量表的形成38-39
- 4 初始量表的研究39-47
- 4.1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39-41
- 4.2 量表测题的项目分析41-45
- 4.3 正式量表的形成45-47
- 5 正式量表信效度研究47-56
- 5.1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47-49
- 5.2 量表测题的项目分析49-52
- 5.3 量表的信度研究52-53
- 5.4 量表的效度研究53-56
- 6 参考常模的设定56-61
- 6.1 常模样本56
- 6.2 常模测试的项目分析56-57
- 6.3 常模测试的信度研究57
- 6.4 常模测试的效度研究57-60
- 6.5 百分等级和T分数常模60-61
- 7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现状61-66
- 7.1 智力障碍儿童基本信息统计61-62
- 7.2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水平62-66
- 第四部分 总结66-74
- 1 量表编制的讨论66-68
- 1.1 量表结构和测题66
- 1.2 量表的参考常模66
- 1.3 量表的适用对象66-67
- 1.4 量表的特点67
- 1.5 量表研究不足和展望67-68
- 2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的讨论和建议68-72
- 2.1 讨论68-71
- 2.2 建议71-72
- 3 学前普通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的讨论72
- 4 结论72-74
- 4.1 量表架构72
- 4.2 量表测题项目分析72
- 4.3 信度和效度72-73
- 4.4 参考常模73
- 4.5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能力特点73
- 4.6 学前普通儿童感知觉能力特点73-74
- 参考文献74-81
- 附录81-90
- 附录一 《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量表》试测反馈意见表81-82
- 附录二 三次测试测题项目分析数据汇总82-90
- 后记90-9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彦X;《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5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3539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