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外国学生汉语“使”字句习得情况考察

发布时间:2020-01-21 14:54
【摘要】: 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依托,考察了参加HSK高等考试的外国学生“使”字句的习得情况,包括使用“使”字句出现的偏误和能够正确使用的情况,并与汉语母语者的使用情况作了对比,得出一些规律,供对外汉语教学参考。 外国学生在使用“使”字句时,偏误可以分为三大类:该用而未用、不该用而用、句内偏误,我们对每一类偏误又具体分析了其下位的偏误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和统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该用而未用的问题。我们从本体研究、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等不同角度考察了产生偏误的原因。 我们对参加HSK高等考试的考生语料做了分等级的考察,我们将未取得高等A、B、C三个等级证书的语料记为D级,得出的结论是:在A、B、C、D四个不同等级中,不管在哪个阶段,该用而未用的问题都是最严重的。 通过对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对比考察,我们发现:外国学生使用正确的“使”字句中,对“使”字句各个类型的下位句型的使用频率与汉语母语者的使用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1)在对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的使用上,对“S+使+O+(状)+v/adj+补语”和“S+使+O+并列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使用上,外国学生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母语者的使用频率。 (2)对“S+使十O+复句”和“S+使+O+特殊结构”,外国学生的使用频率稍高于母语者的使用频率。其他的类型均低于母语者的使用频率。尤其是对四字格的使用,外国学生远远低于母语者。 (3)值得一提的是,在“S+使+O+(状)+v/adj+补语”这一结构类型中,我们在母语者的语料中未找到“adj+补语”的用例,而在外国学生的语料中,却有9句这样的用例。 (4)与母语者的使用频次排序相比,外国留学生对“S+使+O+(状)+v+(了/起)+宾语”和“S+使+O+(状)+v/adj+(了/过)”的使用与母语者相似,在所有的“使”字句类型中,学生使用这两种句型最多。 根据外国学生的偏误和正确使用“使”字句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姝;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1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71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