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的语用点:由点到面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语用学参考文献[J];当代语言学;1980年04期
2 徐烈炯;;莱昂斯:《语义学》[J];当代语言学;1980年06期
3 ;《国外语言学》1980年总目录[J];当代语言学;1980年06期
4 邱质朴;;礼貌语言与社会语言学(提纲)[J];江苏社会科学;1981年11期
5 周绍珩;;《语言学杂志》第15卷第2期内容简介——一致关系的层级结构、疑问词命令句和有关问题等[J];当代语言学;1981年01期
6 望月八十吉;;关于汉语谓语的一个问题[J];语文研究;1981年01期
7 符淮青;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8 倪波;国外关于语用学的探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9 陆尊梧;日本现代辞典与当代语言学研究——简析日本现代国语辞典的特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06期
10 张彦昌;马克思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欣;《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语言学亲切走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商友敬;语文到底是什么[N];文汇报;2001年
3 钱中文;各具特色的对话 交往哲学与诗学[N];文艺报;2001年
4 简方;在语用逻辑里收获思想[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6 文木(书评人);跨不过的经典[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10 上海 童世骏;城市,精神生活的神圣殿堂[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延兵;译者在处理文化类敏感文本中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杜新天;汉语间接表达的主要类型和手段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唐灵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梁文华;商务信函的语言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唐建萍;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农韦芳;语用学礼貌原则与报喜报忧国际商务信函[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倪雅菁;反语的英汉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9 陈顺黎;试析语境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秦莉娜;从语用学角度看日语请求表达方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75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7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