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映熙,赵学清;论汉字学理论建设与汉字教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曦;关于汉字教学法研究的思考与探索——兼论利用汉字“字族理论”进行汉字教学[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3 冯丽萍;外国留学生汉字读音的识别规律与汉字教学原则[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丁文楼;谈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5 刘庆锷;汉字研究的重大突破[J];汉字文化;1989年04期
6 吴学飞;;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3期
7 潘先军;对外汉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J];汉字文化;1999年02期
8 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9 年玉萍;从信息处理角度进行汉字教学[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10 葛勇;谈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爱霞;;小学汉字认读写的教学方法探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曾启雄;林雪栶;;汉字字书中的色彩文字[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耀峰;吴胜利;;汉字形素字母及其编码方法[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汉字输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试论汉字演变的历史阶段[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雷中民;任军;胡茗;;汉字的渊源及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魅力[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6 刘瑞祥;;汉字计算机/手机输入一体码输入法[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金卯;武云翠;;关于“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曦;;汉字的形、音、义对色词干扰效应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李宏利;李汉荣;;汉字编码与地理信息系统建设[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凡;郭金丽;;中文词语不同加工水平的记忆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洛;曲解汉字的奇谈怪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陶沙;你了解汉字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王霆钧;一本汉字解码的书[N];吉林日报;2002年
4 ;汉字在日本成为“摇钱树”[N];世界报;2009年
5 杨婷 杨扬 (实习记者 杨婷);汉字是否在国外文字基础上产生?[N];中国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郑娜;汉字创意生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陈德富;汉字缘何“长寿”[N];北京日报;2004年
8 周山;汉字 魅力无限[N];中国工商报;2001年
9 学者 王立群;汉字要稳定,不要折腾[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黄晴;年度汉字解读[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光创;利用汉源语素提高对越汉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聂爱情;图形与汉字项目记忆与来源记忆的ERP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R[;七寺本《玄a梢
本文编号:2578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7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