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走向世界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水平;;中国对外汉语教育探析与展望[J];时代潮;2006年03期
2 徐纪律;;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1期
3 何洪兵;曹萍;;国家文化力及其构成要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4 张西平;柳若梅;;研究国外语言推广政策,做好汉语的对外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时成伟;;第二语言习得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文学阐释及其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袁云;;“什么是A?”与“A是什么?”的区别及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蒋珠铸;;“千万”与“万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乔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刘华;;“身体”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王丽;;情境体验——论对外汉语成语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吴明亮;路艳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马牧原;;针对泰国中小学生适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乌凤兰;王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交际化的尝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张宝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效性[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李嘉郁;;关于当前华语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姜媛媛;辽宁省汉语国际推广方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明亮;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刘畅;因地制宜汉语推广模式的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8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郝晓丽;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学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断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雪莲;周毅;;针对汉语初学留学生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0年12期
2 张文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我院韩国研修班教学为例[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年01期
3 纪诗红;;论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4 黎亮;;“和合”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6期
5 王路江;;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汉语研究生教育的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11期
6 高萍;;汉语国际推广下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孟繁杰;;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1期
8 高增霞;;汉语国际化与国际推广刍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蔡慧清;;关于湖南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张述娟;;当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技术因素探究[J];理论界;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其朝;;学习《节约能源法》的思考[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3 辛允旺;;关于建立劳务分包市场的思考[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吴志超;;构建学习型组织 提高企业竞争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戴美湘;;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6 盘王生;;实施郴州农业产业化“二次创业”工程的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7 唐治云;朱建军;;羊牯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启示和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8 黎勇;;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李春成;;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徐德平;;地方高师院校跨省对等招生的实践与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2715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71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