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表统计的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2:09
本文关键词:基于词表统计的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此次研究中,,笔者着力对对外汉语教学视域下的兼类词进行分析统计,在共时层面上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011版)》两个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权威性最高的两个词表中的兼类词的分布、具体等级划分和兼类情况,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与考察。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两个词表中的兼类率相差无几,说明兼类词只占词汇系统的一小部分。第二,从音节数来看,两个词表中的双音节兼类词的数目都多于单音节兼类词;从具体的兼类序列来看,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兼类占全部兼类情况的大部分。这两条数据表明了在外汉语兼类词教学方面的重点,即加强双音节兼类词以及名、动、形兼类现象的重视。第三,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兼类词学习主要集中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尤其是学习的前两年。 根据定量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兼类词的教学研究成果、教材设置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情况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目前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需要改进的部分和方向。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基于语法角度提出的利用语法功能特征、语法化规律、分布特征等三条教学建议;以及基于语法化理论、认知框架理论、语境理论、联想与刺激理论、记忆与遗忘理论等六条教学建议,对兼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 兼类词 教学 定量统计 理论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7
- 一、 研究缘起8-9
- 二、 选题原因及意义9-10
- (一) 选题原因9
- (二) 选题意义9-10
- 三、 相关研究综述10-15
- (一) 兼类词本体研究综述10-12
- (二) 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相关的研究综述12-15
- 四、 相关问题说明15-16
- (一) 研究思路及方法15
- (二) 论文创新之处15-16
- 五、 论文结构介绍16-17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视域下的汉语兼类词考察17-37
- 一、 兼类词本体研究17-23
- (一) 兼类词的成因18-19
- (二) 兼类词的划分标准19-20
- (三) 兼类词的主要类型20-22
- (四) 兼类词与同形同音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现象22-23
- 二、 对外汉语常用兼类词定量统计与分析23-37
- (一) 词汇统计理论23-24
- (二) 基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统计的兼类词分布特征分析24-33
- (三)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统计的兼类词分布特征分析33-35
- (四) 定量统计与分析总结35-37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兼类词的教学现状及建议37-49
- 一、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37-39
- (一) 教学研究现状37-38
- (二) 教材编写方面38-39
- (三) “学”与“教”的现状39
- 二、 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建议39-49
- (一) 基于汉语语法角度出发的教学建议39-45
- (二) 相关教育理论先行的教学建议45-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82-83
- 后记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前;;现代汉语兼类词判定初析[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郭静;;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与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吕娜;;现代汉语中介连兼类词“和”跟“与”的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高航;;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J];汉语学习;2009年02期
5 刘凯;;现代汉语兼类词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罗竹莲;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论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孙利萍;;现代汉语兼类词与N的V结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欧俊勇;;汉语兼类词与词类活用及其他跨类词的几个区别标准[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词表统计的对外汉语兼类词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9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