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分析
本文关键词:三本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作为汉语教学中重要技能,教材的好与坏是至关重要的,为正确选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出发、以听力学习中汉语学习者认知过程为理论依据,采用比较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教材指导思想、课文内容、练习设计三大方面对三本较具有影响力的初级听力教材《速成汉语初级听力教程》上册、《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汉语听力速成.入门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和解释评价。 三本教材各有侧重,各有千秋,《速成汉语初级听力教程》上册训练和提高学生聆听和理解的专项技能,强调教材为微技能服务,吸收了有关汉语速成教学和听力教学最前沿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理论,强调言语的输入及输出,强调语言的声音符号对大脑的反复刺激,强调信息的储存与提取。练习最大特点是对听力的时段划分,听前练习、听时练习和听后练习,这是根据理解者语音知觉的过程进行划分的。《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编写中以学习者当前的需要出发,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处理材料,强调学以致用。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的练习基本包含在预热部分(包括:语音和听后模仿)课文练习部分中,课堂教学很紧凑,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法和汉语不同交际特点的熟知程度,同时训练其快速反应能力。《汉语听力速成.入门篇》因其是以短期来华留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听力系列教材,因而充分考虑到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将生活中学习者日常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活动和语言要素结合一起,实现功能与结构的统一,尽量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练习开辟了热身练习、听课文做练习、综合练习和泛听练习。 虽然三本教材优点突出,可通过分析笔者也发现了三本教材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声调不够重视、词汇过多的涌入、版面古板,缺乏插图、内容陈旧,离生活太远、练习的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的编写的意见,即声调的训练贯穿初级听力的始终、提高词汇的重复率,削减词汇量、版面新颖,添加插图、课文增添新内容、练习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希望本文能对外汉语听力教材建设有所贡献,以提高听力教学质量,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程 词汇 练习 录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综述9-13
- 1.1 初级听力教材的历史回顾9-10
- 1.2 初级听力教材各时期的特点10-13
- 第2章 三本教材分析13-22
- 2.1 三部教材介绍13-16
- 2.2 三部教材比较16-22
- 第3章 三本听力教材存在的问题22-25
- 3.1 对声调不够重视22
- 3.2 词汇的涌入过多22-23
- 3.3 版面古板,缺少插图23
- 3.4 内容陈旧,离学生生活太远23-24
- 3.5 练习的方式不能与时俱进24-25
- 第4章 针对三本教材的建议25-27
- 4.1 声调的训练贯穿初级听力的始终25
- 4.2 提高词汇的重复率,削减词汇量25
- 4.3 版面新颖,,添加插图25-26
- 4.4 课文增添新内容26
- 4.5 练习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26-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后记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纪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2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3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4 郭振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5 张燕;朗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6 王路江,曲德林;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7 李春红;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动词偏误[J];八桂侨刊;2004年04期
8 肖莉;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年05期
9 陈岩;赵宏;;习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施歌;;“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向东;;浅析日语听力教学[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7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俊萍;;利用CTT的汉语自动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简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10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孙雁雁;《中级汉语听和说》为外国人设计的理想的听力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卢星华;韩国语准口语形态学研究与韩国语教育[D];延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海燕;三本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三本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0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