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留学生“以后”使用的偏误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04:16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以后”使用的偏误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以后 偏误 策略


【摘要】:留学生在使用"以后"这一词时错误率较高,这些偏误问题分为位置不当;"以后"前面缺少成份;"以后"误用为"之后";及其他误用四类,针对留学生对"以后"的使用出现的偏误,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词性及表意,给定结构用法,来降低学生使用该词的错误率。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以后 偏误 策略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在批改留学生作文时发现留学生在使用“以后”这一词时错误率较高,笔者针对部分错句进行分析,并针对留学生对“以后”的使用出现的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降低学生使用该词的错误率。一、“以后”的界定探讨“以后”之前,首先要对该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卢福波的《对外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足云;“是……的”句式的比较与系统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黄启庆;尹海良;;现代汉语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及其音变处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沈云佳;论《呼兰河传》中的ABB式色彩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刘颖;现代汉语中几种表示相同比较的句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沈丹蕾;《五灯会元》的句尾语气词“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卢英顺;;“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李慧敏;;空间隐喻与位移事件结构“去VP”中的“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王月婷;;《型世言》中不定时类时间副词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妍;;论话语理解的语义联想策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李莉莉;现代汉语无条件让步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晓伟;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尹方园;“VA”动结式表层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姝s,

本文编号:53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3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