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列举结构的汉日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7-15 15:20

  本文关键词:列举结构的汉日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列举 列举结构 对比 偏误分析 助词 语气词


【摘要】:列举结构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历史典故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列举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可行途径又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手段。 留学生因为列举类词语的词性复杂和语义变异性等特点,会在运用中出现偏误。迄今为止,对列举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方面。对有些问题,比如“例如”的词性定位等也一直存在争议。还有少数学者研究了日语的列举结用法,但大多是基于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列举结构时存在的误差,是为了使国人能够更好的学习日语。而对列举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列举结构的教学操作的具体指导及教学方略的探讨都比较缺乏。 本文研究的列举结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类、选取几组有代表性的列举词语和列举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偏误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并希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上。 本文重点是汉日列举结构的对比和偏误分析。第一章是前人对汉日列举词和结构研究的综述,做出一定的评价,并依据前人的研究定义汉语列举词大致的范围:包括“前连式‘如、比如、比如说、比方、比方说、譬如、譬如说、像、例如、例如说、诸如、诸如说’等12个词语”;“语气式包括‘啦、呀、啊’等3个”;“后助式包括‘等、等等,云、云云,一类、之类、之流、者流、一流,什么的、的、啥的、这样的、那样的’等14个词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进行汉日对比,从列举结构的位置、列举项的类别等方面来发现汉日列举结构之间的异同,指出:①“など”不能做煞尾,总是表示列举未尽。②“啦,呀,啊”的列举项可无限个出现,“や、やら”列举项是有限的,但两者都表示列举未尽。③“~什么的”作列举讲时,列举项可以不出现,“たり”的列举项只能是一个或是两个,且“たり”表列举时,还可译为“有时~有时~”、“又~又~”等,这些结构在中文里都不作列举结构讲。④“也好~也好~”可以出现多个列举项,但“~でめれ~でめれ”,“~といわず~といわず”、“~なり~なり”、“~にしろしろ”等限定两项列举,也举例说明了这些日语列举结构的不同意义。⑤“でも”、“~にみたるまで”表例举极端事例,通常译作“连”,“连”在汉语中也不表示列举或举例。⑥“ならびに”作列举时,译为“以及”,汉语中是连词,不表列举。可见汉日列举结构在表达上、意义上的不同之处。第七章是对日留学生的偏误分析。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对比分析法,对日本留学生使用汉语列举类词语产生的语义、语用等偏误进行分析,进而给对外汉语的列举类词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列举结构在现代汉语及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言语交际中,往往需要“列举”事实,或“举例”说明,因而语言中会产生一些专门用于列举的词语,如现代汉语中的“例如、如、比如、比如说、比方、比方说、譬如、譬如说、像、例如说、诸如、诸如说、等、等等、之类”等一些词语就是专门用于列举或举例的。在教学中,老师往往需要举例或列举来更好的说明课文和阐释自己的观点。这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但是列举类词语其成员复杂,词性不统一,性质多样,用法灵活,位置多变,而它又是现代汉语中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类别。我们认为,对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这类词语的性质和用法,而且有利于词典编纂、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对列举类词语的考察,尽可能地对此类词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 本文采取综述法、借鉴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在已有的列举类词语的研究基础上,从语法、语用、语义等多方面对列举结构进行汉日对比、偏误分析,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列举 列举结构 对比 偏误分析 助词 语气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4
  • 1. 引言14-19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14
  •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14-19
  • 2. 列举助词“等”与“など”对比分析19-31
  • 2.1 对“等”的考察和分析19-21
  • 2.1.1 具有列举意义的助词“等”的语法功能19-20
  • 2.1.2 具有列举意义的助词“等”的语义功能20-21
  • 2.2 对“など”的考察和分析21-27
  • 2.2.1 “など”的语法功能22-25
  • 2.2.2 “など”的语义功能25-26
  • 2.2.3 “など”的语用功能26-27
  • 2.3 “等”与“など”的对比分析27-30
  • 2.3.1 两者的相同之处27-28
  • 2.3.2 两者的不同之处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3. 列举类语气词“啦、呀、啊”与“や、やら”的对比分析31-48
  • 3.1 对“啦、呀、啊”的考察和分析31-35
  • 3.1.1 “啦、呀、啊”作列举时的语法功能31-34
  • 3.1.2 “啦、呀、啊”作列举时的语义功能34-35
  • 3.1.3 “啦、呀、啊”作列举时的语用功能35
  • 3.2 对“や、やら”的考察与分析35-41
  • 3.2.1 作列举时的“や、やら”的语法功能36-40
  • 3.2.2 作列举时的“や、やら”的语义功能40-41
  • 3.2.3 作列举的“や、やら”的语用功能41
  • 3.3 具有列举意义的“啦、呀、啊”与“や、やら”的对比分析41-47
  • 3.3.1 两者的相同点41-44
  • 3.3.2 两者的区别44-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4. “X什么的”与“~たり”的对比分析48-61
  • 4.1 对“X什么的”考察分析48-51
  • 4.1.1 “X什么的”的语法功能48-49
  • 4.1.2 “X什么的”的语义功能49-50
  • 4.1.3 “X什么的”的语用功能50-51
  • 4.2 对“~たり”的考察分析51-55
  • 4.2.1 “~たり”的语法功能51-53
  • 4.2.2 “~たり”的语义功能53-54
  • 4.2.3 “~たり”的语用功能54-55
  • 4.3 “X什么的”与“~たり”的对比分析55-60
  • 4.3.1 “X什么的”与“~たり”的相同点55-57
  • 4.3.2 两者的不同点57-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5. 作列举的“~也好~也好”与列举结构“~でぁれ~でぁれ”等的对比分析61-72
  • 5.1 对“~也好~也好”的考察分析61-64
  • 5.1.1 “~也好~也好”的语法功能61-63
  • 5.1.2 “~也好~也好”的语义功能63
  • 5.1.3 “~也好~也好”的语用功能63-64
  • 5.2 对列举结构“~でぁれ~でぁれ、~といわず~といわず、~なり~なり、~にしろ~にしろ”的考察分析64-69
  • 5.2.1 “~でぁれ~でぁれ、~といわず~といわず、~なり~なり、~にしろ~にしろ”的语法功能64-67
  • 5.2.2 “~でぁれ~でぁれ、~といわず~といわず、~なり~なり、~にしろ~にしろ”的语义功能67-68
  • 5.2.3 “~でぁれ~でぁれ、~といわず~といわず、~なり~なり、~にしろ~にしろ”的语用功能68-69
  • 5.3 作列举的“·也好·也好”与列举结构“~でぁれ~でぁれ”等的对比分析69-71
  • 5.3.1 两者的相同点69-70
  • 5.3.2 两者的不同点70-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6. 其他列举结构的分析考察72-75
  • 6.1 でも72-73
  • 6.2. ~なはじめ73
  • 6.3. ~にみたるまで73
  • 6.4 ならびに73-75
  • 7. 对日汉语列举结构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75-81
  • 7.1 偏误分析75-78
  • 7.1.1 “等”的偏误分析75-77
  • 7.1.2 列举类语气词的偏误分析77
  • 7.1.3 “什么的”偏误分析77
  • 7.1.4 列举词语和并列连词的误用77-78
  • 7.2 对日本留学生教学时应注意之处78-81
  • 7.2.1 简化教学内容;区别重点、难点,并分步教学78
  • 7.2.2 适度输入原则78-79
  • 7.2.3 联系生活实际79
  • 7.2.4 合理编排教材,搜集日常材料79
  • 7.2.5 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了学生对列举结构的正确应用79-81
  • 结语81-84
  • 参考文献84-87
  • 致谢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多项列举式后“等”的多维考察[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2 董志翘;关于助词“等”表列举后煞尾用法的时代[J];辞书研究;2003年01期

3 李兴亚;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孙苹;;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5 崔益勇;“等”“等等”跟省略号的异同[J];汉语学习;1982年01期

6 潘国英;齐沪扬;;论“也好”的词汇化[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7 刘颂浩;关于“A_1呀A_2的”格式[J];汉语学习;1994年01期

8 董晓敏;说“X什么的”[J];汉语学习;1998年03期

9 陈杰一;吴颖;;“也好”的多功能性及重新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季安锋;;“X也好,Y也好”格式及其主观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544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44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