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7:3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形容词 同义词
【摘要】: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的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并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选取了符合条件的272对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进行封闭式的考察。 在参考以往学者对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副词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在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再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留学生习得这类同义词的偏误实例,归纳分析偏误的类型,并探究偏误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总结归纳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在《现汉》中的释义方式及其在形式上的对应关系。参照《现汉》中的释义模式,将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按义项是否相同,分为义项相同和义项相近的两大类。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形式对应关系有三种,分别是: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只对应一个与之同义的双音节形容词,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对应多个与之同义的双音节形容词,两个单音节形容词对应一个与之同义的双音节形容词。 第二章是对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法及语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各自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单音节形容词和与之同义的双音节形容词充当这些句法成分的能力相当。语用功能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气轻重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一般情况下,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气要比与之同义的单音节形容词更重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义和摹状性更强。语体色彩差异分为三类:单音节形容词书面语色彩强于双音节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口语色彩强于双音节形容词,单双音节形容词语体色彩差别不明显。 第三章是对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分析。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依据,搜集272对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实例,通过对所有偏误实例的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语义偏误、语法偏误、语用偏误以及韵律偏误等几种类型。形成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原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影响等。 第四章探讨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教学对策。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强调语素义的辨析、重视词语的组合搭配、结合语境进行教学等几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形容词 同义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2
- 一、选题缘由7
- 二、研究内容7-8
- 三、研究现状8-11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11
- 五、语料来源11-12
- 第一章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释义方式及形式对应关系12-19
- 第一节 单双音节形容词在《现汉》中的释义方式12-16
- 第二节 单音形容词与双音形容词的形式对应关系16-19
- 一、一对一关系16
- 二、一对多关系16-17
- 三、二对一关系17-19
- 第二章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法及语用功能研究19-30
- 第一节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析19-24
- 一、作谓语的情况和主要差异19-21
- 二、作定语的情况和主要差异21-22
- 三、作状语的情况和主要差异22-23
- 四、作补语的情况和主要差异23-24
- 第二节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用功能考察24-30
- 一、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气轻重差异24-26
- 二、单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体色彩差异26-30
- 第三章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分析30-37
- 第一节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类型30-33
- 一、语义偏误30-31
- 二、语法偏误31-32
- 三、语用偏误32
- 四、韵律偏误32-33
- 第二节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原因33-37
- 一、母语负迁移33-34
- 二、目的语规则泛化34
- 三、学习策略的影响34-35
- 四、学习环境的影响35-37
- 第四章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教学对策37-41
- 第一节 强调语素义的辨析37-38
- 第二节 重视词语的组合搭配38-39
- 第三节 结合语境进行教学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46-49
- 致谢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兵;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2 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3 张国宪;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4 郭伊迪;;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度量类形容词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教学新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金桂桃;;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J];汉语学习;2012年05期
7 张慧君;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技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韩荔华;;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漫谈[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2期
9 程娟;许晓华;;HSK单双音同义动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10 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本文编号:545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4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