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IAST-A模型

发布时间:2017-07-30 08: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IAST-A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性网络 语言能力 言语交际能力 IAST-A模型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趋势将使汉语成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汉语的应用价值已经为世人所瞩目,全球与日俱增的汉语学习者迫切需要快速掌握这种工具。这就迫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寻求高效培养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文章在分析对外汉语交际教学的现实需求和社会性网络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以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和社会活动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种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型——IAST-A模型,并通过博客(Blog)、QQ、iTalki这三种代表性的社会性网络工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证明IAST-A模型在培养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高贵林孔子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性网络 语言能力 言语交际能力 IAST-A模型
【分类号】:H195;G4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需求和影响日益扩大。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它在国际交往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交际价值已为世人所瞩目,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风岚;;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2 程棠;;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理论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3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4 王瑜;;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发展历程概述[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孝莉;;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冯娟娟;;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曾学慧;;对外商务汉语与基础性对外汉语衔接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4 黄河;;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才智;2008年09期

5 李鸿亮;杨晓玉;;试论对外汉语教材对中华文化的呈现方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沈铁;;海外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对策研究——以比利时根特大学汉学系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7 暴煜华;;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8 李娜;;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语法难点个案分析[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如梅;语言的得体性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泉;;文化教学定位与教学内容取向[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姣;;以听说法为例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应用——基于课堂观摩记录的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婷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听力教学语法讲解技巧、习题设计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刘光创;利用汉源语素提高对越汉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克宁;越南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冯涛;赵元任汉语国际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寻亮;汉英二语教材文化主体性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刘畅;因地制宜汉语推广模式的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森;基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谦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斯达;初级汉语核心语言点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薇;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检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青;“同伴纠错性反馈”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胡予宸;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之中国书法学习动机比较[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胡梓华;中级商务汉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模式比较和策略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秦秀白,刘丽燕,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杨金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分类[J];汉语学习;2006年01期

4 王添淼;;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与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6年03期

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1期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年01期

7 何高大;中国网络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肖钟;;燕东园内访邓懿[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9 丁松;;坚持“务实”精神的语言学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吕叔湘先生[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3期

10 王还;;介绍《汉语初级教程》[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大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2 汉交;;中国召开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3 汉综;;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赴菲律宾讲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4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5 鲁俐;关于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兼聘制教师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金幼华;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因材施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8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2期

9 ;商务印书馆最新推出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22册)[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10 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593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93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