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2:00

  本文关键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频率副词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摘要】:频率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系统中的重要次类,留学生在学习频率副词时常常出现偏误。本文选取留学生经常出现偏误和混淆的四个频率副词“一直、总(是)、一向、从来”行进了考察。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选择、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情况,并从频率副词本体研究综述和频率副词偏误及教学研究综述两个大的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从整体上对频率副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频率副词独成一类的必要性,考察了频率副词的定义及划分标准并分析了频率副词与一般时间副词和重复副词的区别,总结了频率副词的特点。 第三章,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依据,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选择三个方面对“一直、总(是)、一向、从来”这四个频率副词行进了细致的分析。首先,从位置的分布和句法功能两方面对这四个词的句法特征进行了考察。其次,从持续性与重复性、长时与短时、动态与静态三个方面对这四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对句类的选择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这四个词的语用选择进行了综合考察。 第四章,依据从中介语语料库中收集到的语料,提取了“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偏误实例,归纳总结了这四个词的偏误类型,分析了出现偏误的原因。 第五章,以偏误语料为依据,结合汉语学习者学习这四个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提出了教学对策,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查阅与梳理,使结论更具有可信度。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二者相互印证,增强研究的科学性。运用了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法,总结归纳了“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偏误实例,并逐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对外汉语 频率副词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9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 选题背景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二、文献综述10-15
  • (一) 频率副词本体研究综述10-13
  • (二) 频率副词偏误及教学研究综述13-15
  •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容、理论方法15-18
  • (一) 研究范围15-17
  • (二) 研究内容17-18
  •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18
  • 四、语料使用说明18-19
  • 第二章 频率副词的界定及特点研究19-23
  • 一、频率副词的界定19-21
  • (一) 频率副词独成一类的必要性19
  • (二) 频率副词的定义19-20
  • (三) 频率副词与一般时间副词20
  • (四) 频率副词与重复副词20-21
  • 二、频率副词的特点21-23
  • (一) 时量性21
  • (二) 模糊性21-22
  • (三) 客观性22-23
  • 第三章 "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综合考察23-42
  • 一、句法分析23-30
  • (一) 位置的分布23-24
  • (二) 句法功能考察24-30
  • 二、语义特征分析30-34
  • (一) "一直"的语义特征30-31
  • (二) "总(是)"的语义特征31-32
  • (三) "一向"的语义特征32-33
  • (四) "从来"的语义特征33-34
  • 三、语用分析34-40
  • (一) 对句类的选择34-37
  • (二) 语用功能分析37-40
  • 四、"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比较40-42
  • (一) 相同点41
  • (二) 不同点41-42
  • 第四章 "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偏误分析42-51
  • 一、语料提取说明42-43
  • 二、偏误类型43-47
  • (一) "一直"的偏误类型43-44
  • (二) "总(是)"的偏误类型44-45
  • (三) "一向"的偏误类型45-46
  • (四) "从来"的偏误类型46-47
  • 三、偏误产生的原因47-51
  • (一) 语际负迁移47-48
  • (二) 语内负迁移48
  • (三) 教学引导不足48-51
  • 第五章 "一直、总(是)、一向、从来"的教学对策51-56
  • 一、科学编写教材51-52
  • (一) 配备中文释义51
  • (二) 细化注释说明51-52
  • (三) 吸收科研成果52
  • 二、优化教学方法52-56
  • (一) 课前预测难点52-53
  • (二) 适时归纳总结53
  • (三) 注重对比讲解53-54
  • (四) 多种习题强化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4
  • 后记64-65
  • 个人简介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脱傲;;频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潘优燕;;“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对比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彭湃,彭爽;“每每”与“往往”、“常常”[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沈桂丽;;“常常”和“往往”[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任海波;“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新;连、连连、一连"的语义和句法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周小兵;频度副词的划类与使用规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胡裕树 ,范晓;深化“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9 龙青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10 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2 叶翔;留学生汉语常用副词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崔明玉;三组持续类时间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1年

4 丁淑娟;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5 邹海清;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靖;“一直”与“总”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何淑冰;基于统计的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华;语义、语法、语用三结合辨析几组常用近义虚词[D];广西大学;2006年

9 孙颖;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级)教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9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29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