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动词“看”的构式辨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21:19
本文关键词:感官动词“看”的构式辨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讲述选题目的和研究综述,对前人的关于汉语感官动词的研究和感官动词中“看”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学的角度、隐喻理论的角度、引申义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并指明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感官动词的定义和分类。第三部分是感官动词“看”的句法、语义分析。将感官动词“看”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感官动词“看”表示行为动作意义的句法功能,其中的包括“观看、阅读、看望、诊治”等义项,“看”作为心理认知的句法功能,其中的包括“观察、认为、提醒、责备、关心”等义项。第四部分是选取几组易混淆词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第五部分是“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原则,选取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看”的书写偏误和“看+宾语”结构的偏误进行分析,结合偏误产生原因提出几点教学原则。最后的附录是从《博雅汉语初级篇》中选取一篇课文进行针对留学生的外汉语教学设计。
【关键词】:感官动词 看 句法、语义分析 对外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6
- 1.1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7-8
- 1.2 研究现状8-11
- 1.2.1 现代汉语中感官动词的本体研究8-10
- 1.2.2 现代汉语中“感官动词”以及感官动词“看”的对外汉语研究10-11
-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11-15
- 1.3.1 研究理论11-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语料来源15
- 1.5 本文创新15-16
- 第二章 感官动词的定义与分类16-18
- 2.1 感官动词的定义16-17
- 2.2 感官动词的分类17-18
- 第三章 感官动词“看”的语义、句法分析18-32
- 3.1“看”字的词义综述18
- 3.2“看”的句法功能分析18-32
- 3.2.1“看”表示行为动作意义的句法功能分析18-22
- 3.2.1.1“看”表示“观看、阅读”18-20
- 3.2.1.2“看”表示“看望”20-21
- 3.2.1.3“看”表示“诊治”21-22
- 3.2.1.4 其他22
- 3.2.2“看”的重叠式22-23
- 3.2.3“看”表示心理认知意义的句法功能分析23-32
- 3.2.3.1“看”表“观察并加以判断”义23-25
- 3.2.3.2“看”表“认为”义25-28
- 3.2.3.3“看”表“提醒”义28-29
- 3.2.3.4“看”表“责备”义29-30
- 3.2.3.5“看”表“关心”义30-32
- 第四章 几组易混淆词语的辨析32-38
- 4.1“看”与“看见”的辨析32-33
- 4.2“看来”与“看起来”的辨析33-38
- 4.2.1“看来”的历时平面分析34
- 4.2.2“看起来”的意义分析34-36
- 4.2.3“看来”和“看起来”能否互换36-38
- 第五章 “看”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原则38-47
- 5.1“看”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38-41
- 5.1.1 汉字书写偏误情况38-39
- 5.1.1.1 汉字书写偏误情况统计38-39
- 5.1.1.2 汉字书写偏误情况分析39
- 5.1.2“看+宾语”结构偏误情况39-41
- 5.1.2.1“看+宾语”结构偏误统计40
- 5.1.2.2“看+宾语”结构偏误分析40-41
- 5.2 偏误原因分析41-44
- 5.2.1 内在因素42-44
- 5.2.2 外在因素44
- 5.3 教学基本原则44-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风岚;;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715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