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征文通知
本文关键词:“第三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征文通知
更多相关文章: 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 公共话语 二语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基地 商务话语 科学重点 论坛
【摘要】:正第三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将于2014年12月5-7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由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办。本次论坛主题涉及公共话语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二语习得及外语使用中的话语;2)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3)特定语境下的话语,如媒体话语、商务话语、法庭话语等;4)话语或语篇信息的处理、测试、理解等;5)话语研究的方法论、理论新解等。欢迎其他有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 公共话语 二语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基地 商务话语 科学重点 论坛
【分类号】:+
【正文快照】: 第三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将于2014年12月5-7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由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办。本次论坛主题涉及公共话语研究,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二语习得及外语使用中的话语;2)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3)特定语境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稿约[J];现代外语;2007年04期
2 黄国文;;和《现代外语》一起成长[J];现代外语;2008年03期
3 王旭;;简讯[J];当代语言学;1979年02期
4 金国芬;;第二代应用语言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5年02期
5 俞理明,袁平华;应用语言学还是教育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现代外语;2004年03期
6 Norman F. Davies;朱尧;;《应用语言学探索》评价[J];国外外语教学;1982年02期
7 Robert B.Kaplan;李谷城;;应用语言学的现状[J];国外外语教学;1985年03期
8 本刊记者;;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应用语言学大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06年04期
9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征稿启事[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年02期
10 刘若男;;语言迁移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亚军;姚喜明;;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薛志娟;;English Idioms Dictionary with Bilingual Explanations——A Brief Comment on Its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李志雪;李绍山;;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对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十年(1993—2002)的统计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金陈铭;;Students' Motivation for English Learning[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邵朝霞;;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梁双;;浅论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与汉英词典微观结构[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昆湘;;语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林彦;;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晨;推动汉语发展:由民间走向政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韩晓东;全球“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匮乏[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严美华;赞同利用奥运促进汉语推广[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伊志友;“汉语桥”架起交流的桥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赵建会;母语迁移和二语习得关系之我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本报通讯员 张瑾邋本报记者 李陈续;竞争优势因“复合”而凸显[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雷燕;误考托福者近期可免费重考[N];广州日报;2006年
8 文/凌风儿;翻译服务蛋糕如何切?[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严美华;弘扬人文奥运 促进汉语推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张伟;我看“英语热”[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元花;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提升谓词的习得:语义启动和句法启动的综合分析模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2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婕;回避:汉语财经访谈中受访者的语用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暴丽颖;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丽莹;输出及自发注意语言形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霞;个体差异对大学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郑凌;显性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角色[D];吉林大学;2007年
4 康钦;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石晶;中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Well使用情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周海燕;艺术院校学生学习风格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范小燕;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7年
8 韩巍峰;语境效应对多义词隐喻用法习得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江丽;美国总统辩论[D];外交学院;2007年
10 杨媛媛;从功能对等角度对《喜福会》汉译本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6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