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模式下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2:39
本文关键词:相互作用模式下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因为一般学校在初级阶段不设立阅读课,所以中级阶段快速阅读的训练会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既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笔者认为是现在的阅读教学,尤其是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应该坚守的一种模式。 本文试着从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出发,探寻适合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导言,解释了论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在探讨阅读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与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互作用”三种阅读模式,并对学界一直盛行的“精读”与“泛读”做了简要介绍;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就相互作用模式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包括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两个方面,最后就整个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设计了一套方法;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对所用案例教材的介绍,并且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实践了这一方法,最后根据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反馈分析和总结;第六部分为文章的结语,描述文章的贡献和研究展望。 此套方法源于理论分析,最后又将其应用到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因此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本文对提出的方法只是做了大致的分析,并没有进行严格的量化研究,关于这一点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等。
【关键词】:阅读教学 相互作用模式 教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导言7-9
- 1.1 论题的由来7
- 1.2 研究现状7-8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8
- 1.4 研究思路8-9
- 第二章 阅读的定义及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与现状9-12
- 2.1 阅读的定义9
- 2.2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9-10
- 2.3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现状10-12
- 第三章 阅读的三种模式12-17
- 3.1 “自下而上模式”12-13
- 3.2 “自上而下模式”13-14
- 3.3 “精读”和“泛读”14-15
- 3.4 “相互作用模式”15-17
- 第四章 相互作用模式下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17-25
- 4.1 自下而上——关于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17-20
- 4.1.1 中级对外汉语阅读课词汇教学17-19
- 4.1.2 中级对外汉语语法教学19-20
- 4.2 自上而下——阅读技能的训练20-22
- 4.2.1 关于语段的阅读技巧21
- 4.2.2 关于篇章的阅读技巧21-22
- 4.3 基于相互作用模式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设想22-25
- 第五章 选用教材、教学案例及反馈分析25-42
- 5.1 选用教材25-26
- 5.2 教学案例26-32
- 5.3 反馈分析32-40
- 5.3.1 课堂感受33
- 5.3.2 问卷分析33-40
- 5.4 方法总结及完善40-42
- 5.4.1 方法本身及其试验过程存在的问题40-41
- 5.4.2 对该方法的完善41-42
- 第六章 结语42-43
- 6.1 此研究的价值42
- 6.2 研究展望42-43
- 附件一 课文及习题43-51
- 附件二 调查问卷51-54
- 参考文献54-5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智宏;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姚喜明,梅晓宇;我国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3 鲁宝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快速阅读训练[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1期
4 储诚志;;知识图式、篇章构造与汉语阅读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5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十五)[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2期
6 李世之;;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
7 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1期
8 秦建栋;;阅读模式理论的探讨[J];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妙娟;语境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管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蔡弋;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刍议[D];复旦大学;2011年
4 厉力;基于语境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2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6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