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以“就是”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01 20:02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以“就是”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虚词 用法词典 语料库


【摘要】:文章以现代汉语多功能词语"就是"为例,在对五部现行用法词典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大规模语料库在虚词用法词典编纂中的应用问题。调查发现现行用法词典存在该收不收、不该收而收、错收、排序不科学等不足,因此本文认为只有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描写语言事实、注重频率原则并及时借鉴吸收基于语料库的虚词研究方法和成果才能比较好地改进以上不足。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虚词 用法词典 语料库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代语言研究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而计算机技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分析大规模语料的可能,可以说当下的语言研究已经不是“例不十,不立法”(黎锦熙,1924:4)的时代。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关于某个语言项目的信息,这既体现在质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杨瑾钰;;试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周四贵;;《马氏文通》的介词理论及其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李彩霞;;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用法说明栏目设计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淼;最简方案下附加语的移动合并及其位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柱;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札记[J];汉语学习;1993年04期

2 任瑚琏;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加强汉语语用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李白坚,丁迪蒙;“主持人”式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尝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马叔骏,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J];汉语学习;1996年01期

5 赵方禹;“谁胜谁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纪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7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8 彭志平,万志敏;集合概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4期

9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10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蒋丽;;浅谈对法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吴顺俪;;汉语外来词的认知分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杨艳;;入门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与大纲的比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5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6 MARIA DELCARMEN ESPIN GARCIA;针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翻译专业学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邵菁;认知功能教学法:理论、设计和程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王祖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情况探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4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74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