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研究
【摘要】:正义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约束人类的行为准则。正义观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学生的正义观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正义观信仰,还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立足于目前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以提高其实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对此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进而从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内容做了阐释,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主要内容,概括出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历史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的主要特点。其次,从提升大学生的正义德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型人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说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的必要性。再次,从目前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模式、市场环境、社会思潮四个角度出发,总结出影响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因素。最后,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的有效性,提出将正义观的理论融入生活实践,实现社会与个体正义价值取向的协调发展,将显性正义观教育与隐性正义观教育相结合,更加注重个性正义观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改变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现状,培养大学生的正义德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正义观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 1、选题背景8-9
- 2、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3
- 1、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研究思路13
- 2、研究方法13-14
- (四)论文创新之处14-15
- 一、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5-23
- (一)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主要内容15-19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正义观内容15-18
-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内容18-19
- (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基本特点19-23
- 1、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历史性20
- 2、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人民性20-21
- 3、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实践性21-23
-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的必要性23-27
- (一)提升大学生正义德性的需要23-24
-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型人格的需要24
-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24-25
-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25-27
- 三、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27-39
- (一)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现存问题27-34
- 1、以理论学习为主轻视社会正义实践28-30
- 2、以社会正义价值取向为主轻视个体正义价值取向30-31
- 3、以显性正义观教育为主轻视隐性正义观教育31-32
- 4、以集体正义观教育为主轻视个性正义观教育32-34
- (二)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34-39
- 1、工具理性膨胀的冲击34-35
- 2、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35-36
- 3、市场经济的影响36-37
- 4、功利主义的影响37-39
- 四、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路径探析39-50
- (一)正义观教育纳入生活实践39-41
- 1、正义观教育生活化39-40
- 2、建构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教育模式40
- 3、实现正义认知的外化40-41
- (二)社会正义价值取向与个体正义价值取向的协调发展41-44
- 1、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42
-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42-43
- 3、优化教育环境43-44
- (三)坚持显性正义观教育与隐性正义观教育的有机结合44-47
-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44-45
- 2、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45-46
- 3、创新正义观教育的有效形式46-47
- (四)坚持集体正义观教育并关注个性正义观教育47-50
- 1、突出学生的个性要求47-48
- 2、提高教育工作者正义观教育的渗透意识48
- 3、加强对学生的正义主体性教育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大志;论程序正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2 李晓哲,李惠男;浅谈正义观念与法律的互动作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小媚;;论正义的基本性质[J];学习与实践;2006年02期
4 李巍;仲崇盛;;论社会正义的基本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5 叶万军;;略论社会正义的涵义和性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6 彭芳;;法与正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7 柯彪;;论价值与正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柯彪;;论价值与正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康之;张乾友;;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正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10 凯尔逊;耿淡如;;什么是正义[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昌;;社会正义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守昌;;读《作为公平的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立;;权力平等:政治正义的首要问题[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龚群;;世界主义与全球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从正义中的天赋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霍耐特;马克;谢静;;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阿克塞尔·霍耐特访谈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曲彦;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N];大连日报;2013年
2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我们为何需要“公正”和“正义”[N];华夏时报;2013年
3 唐汉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呼之未出的正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燕继荣;“正义”概念辨析[N];学习时报;2004年
5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董修元;在宗教对话中推动“正义”问题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李敏 人民法院出版社;正义,从“追问”开始[N];人民法院报;2014年
8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陈瑞华;程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美]卡琳·罗马诺 王雪 编译;阿玛蒂亚·森:改变思考“正义”的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雪樵;朴素正义与法则正义的辩证统一[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阳;正义德性论[D];复旦大学;2014年
2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4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5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7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丹;程序正义与人的存在[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王文东;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正义共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丽琼;试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缺失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符耀;正义的效率之维及其限度[D];吉首大学;2012年
3 唐之风;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钱仕英;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元东;休谟的正义观及其意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张颖聪;马克思正义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柳琪;马克思正义观的嬗变及其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廖敏宝;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田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文杰;浅析马克思的正义观[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0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20494.html